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ozilla
以發佈火狐瀏覽器而聞名的自由軟件社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Mozilla是一个自由软件社群,由网景通信公司的成员于1998年创立[1][2]。在非正式的场合下,“Mozilla”这个名字常用于不同的事物上。这些事物大都与现已歇业的网景通信公司及其旗下的应用软件相关。许多其它“Mozilla”名词的用法请见下方叙述。
开发代号
最初,“Mozilla”被用作网景导航者的开发代号。网景通信公司希望网景导航者能够取代当时世界第一的Mosaic,而这个名字由“Mosaic Killa”(Killa是俚语中Killer的拼法)变化而来[3],并与经典的虚拟怪物哥斯拉谐趣:“Godzilla eat the Mosaic”,即Mosaic+Godzilla+Killa=Mozilla[4][5],Netscape工程师杰米·加文斯基说他是在一次Netscape员工会议上想到这个名字的[6][7]。
开放原始代码计划
1998年3月31日,Netscape在源码开放许可证的安排下,公开了网景通信家的大部分源代码。这个项目沿用了Mozilla的名称,并且新成立了Mozilla开发社群,及其专门网站Mozilla.org[8]。不过由于通信家的源代码老旧难以维护,通信家的源代码差不多被全部抛弃,Mozilla社群开发出更稳定、更多功能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包。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开发之后,应用包终于在2002年6月5日诞生。Mozilla当时成为该应用包的名字。
Mozilla的代码成为了Netscape 6和Netscape 7的基础。而由基金会推出的Mozilla Firefox、Mozilla Thunderbird也是基于Mozilla最底层的代码。为了帮助一般用户分辨基金会旗下的多个软件,基金会开始把应用包称呼为“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简称“Mozilla Suite”。
Mozilla基金会已不维护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以便集中开发人员的精神在Firefox和Thunderbird上。现时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已由非正式的SeaMonkey所取代[9]。
Remove ads
社群
Mozilla社群由来自全球的积极贡献者支持,部分志工参与运作,包括软件本地化、程序设计等。
Mozilla社群也指一个非严密组织。其成员使用、开发、推广并支持Mozilla相关项目及Mozilla宣言开放网络理念[10],名为“Mozillians”(中文:“摩兹志士”或“谋智人”)[11]。 具体的行动包括:
- 翻译本地化Mozilla的软件及网站成为其他语言。
- 在博客或各相关活动进行网页标准宣导,有时是独立行动、有时以更具组织的形式诸如“Mozilla Reps”项目呈现[12][13]。
- 组织在地及国际相关Mozilla会议,例如:Mozilla Camp、Mozilla Summit及Drumbeat。
- 透过网络论坛及IRC等管道提供Mozilla产品用户支持。
- 为学童组织教育活动,透过如“Hackasaurus”[14]等项目传授万维网及如何制作网络内容等知识。
- 测试Mozilla各产品的未正式发行版本并回报问题[15]。
许多此类活动为志愿工作,而部分则由Mozilla基金会赞助[16]。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