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OpenOffice.org

免費軟件辦公套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OpenOffice.org
Remove ads

OpenOffice.org,一般称呼为OpenOffice,简写作OOo,是一个开源办公包软件。起源于Sun微系统1999年从StarDivision收购的StarOffice。 OpenOffice包含了文字处理器(Writer)、电子表格(Calc)、演示英语presentation program程序(Impress)、绘图软件(Draw)、数学公式编辑器(Math)以及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Base)。[9]文件格式默认为开放文档格式(ODF)。该格式从OpenOffice.org发起,后来成为ISO/IEC标准格式。它也可读取许多不同的文件格式,尤其是Microsoft Office生成的那些。

事实速览 原作者, 开发者 ...

升阳电脑在2000年7月将StarOffice开源,发布OpenOffice.org,以此与Microsoft Office竞争。[10][11]2002年5月1日,软件版本1.0公布。[1]

2011年,Sun微系统的所有者甲骨文公司宣布,他们将不再为OpenOffice的商业版提供支持,[12]旋即将该项目捐赠给了Apache软件基金会[13][14]Apache将软件重命名为Apache OpenOffice[15]

OpenOffice.org主要为LinuxMicrosoft WindowsSolaris操作系统设计,后来又加入了OS X版,并可移植到其他操作系统上。软件在GNU宽通用公共许可证第3版(LGPL)下授权。早期的版本也有过昇阳工业标准源码许可证英语Sun Industry Standards Source License(SISSL)的授权方式。

Remove ads

历史

OpenOffice.org的前身是德国公司StarDivision由1985年开始研发的办公软件StarOffice。1999年8月,已经相当成熟的StarOffice 5.2被Sun微系统(Sun Microsystems)买下。2000年7月19日,包的源码通过两种许可协议,GNU宽通用公共许可证(LGPL)与昇阳工业标准源码许可证(Sun Industry Standards Source License, SISSL),公开发布。新项目的名字叫做OpenOffice.org,其网站并在2000年10月13日开始运作。

2003年年初,OpenOffice.org 2.0版的研发工作开始,目标有:与Microsoft Office文件有更好的兼容性;更好的性能,包括提高速度和降低存储器使用量;更好的脚本语言处理能力;与操作系统有更好的集成性,尤其是跟GNOME;更易查找和使用的数据库前端,全新的SQL数据库;以及易用性的提高。第一个测试版在2005年3月4日发布,最终在2005年10月20日推出了OpenOffice.org 2.0正式版,并设有多个语言的翻译。OpenOffice 2.3.0版本之后,Pentaho的商用报表产生的功能直接集成在OpenOffice当中,用户可以直接从各种不同的数据库当中截取资料进行分析,然后产生出开放文件格式(ODF)的商用报表。

另外,OpenOffice.org 2.0 Beta 2之后的版本已正式改为单一使用LGPL许可[16],从此修改的源码必须根据LGPL的条文予以公开。

2010年1月,Oracle宣布并购Sun之后,OpenOffice.org面临根本上的动摇。2010年9月28日,有一些原本参与OpenOffice.org项目的成员成立一个叫做The Document Foundation(简称TDF,下同)的新团队,建立基于OpenOffice.org 3.3的分支版本-LibreOffice 3.3。而在2010年10月14日,Oracle要求同时具有TDF成员身份的OpenOffice.org开发者离职,理由是TDF和Oracle有利益冲突[17][18]

2011年4月15日,Oracle证实将“把OpenOffice.org完全社群化”成为一个完全由社群维护、管理的软件,并且停售包含技术支持的商业版本,此举视同Oracle放弃了OpenOffice.org的发展[19][20][21]

2011年6月,Oracle宣布将OpenOffice.org捐赠给Apache软件基金会[22][23][24]。随后Apache软件基金会于2012年5月8日以新的名称Apache OpenOffice发布了第一个版本3.4版,并改用Apache许可证许可。

Remove ads

名称

该软件通常称为“OpenOffice”或简称“OOo”,但因为比荷卢经济联盟已经注册了“Open Office Automatisering”的商标,因此正规的叫法是“OpenOffice.org”[25][26]

由于类似的问题(一家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公司拥有这个商标),该软件的巴西葡萄牙语版本从2004年起以BrOffice.org的名义发行,同时BrOffice.Org成为当地一家相关非营利组织的名称。[27](BrOffice.org2010年转移到LibreOffice。[28]

概览

根据其使命陈述,OpenOffice.org项目致力于“创造一个以社群为基础、领先的国际性的办公包,可以运行在所有主要平台,并藉基于APIXML文件格式的开放组件,提供对所有功能及数据的接入性。”[29]

这项项目的另一目的是跟Microsoft Office竞争,并适当的模仿其外观及手感。它也可以读写Microsoft Office及其他程序的文件格式——对许多用户来说,能读写Microsoft Office文档是一项必要的功能。但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并没有开放之代码,无法完全知道其格式运作方式,让OpenOffice.org无法完全兼容。

OpenOffice.org集合了密切协同工作的不同程序,来提供一个现代办公包需要的功能。其中很多在设计上仿照Microsoft Office,但两者多数格式(如数学公式)并不兼容。组件主要包括:

更多信息 组件, 说明 ...

发布纪录

更多信息 版本, 重要改进 ...
Remove ads

支持的操作系统

最后支持版本:

安全性

2007年,电脑安全网站Secunia,公布当时所有版本的OpenOffice.org,并没有未修复的安全漏洞。[32]

特性

OpenOffice.org的API基于被称为通用网络对象(Universal Network Objects,缩写为UNO)的组件技术。其包括各种类似于CORBA接口描述语言(interface description language)的接口定义。

OpenOffice.org使用的文档文件格式(document file format)基于XML,以及几个输出、导入过滤器。OpenOffice.org读取的所有外部格式,都通过内部的XML表示法进行来回转换。将XML保存到磁盘时,由于使用了压缩,文件体积一般要比同等的Microsoft Office文档要小。从1.0版起,存储文档的本地的文件格式开始基于OASIS OpenDocument的文件格式标准,2.0版时,已经成为默认的文件格式。

在OpenOffice.org网站的开发员专区,该包的开发版每数周就有新版释出。这些版本主要用于测试新功能,或者满足特殊用户的好奇心,可以提前看到未来的变化,但这不适合产品应用。

在Sun的资助下,OpenOffice.org的开发有社区委员会(Community Council)主管。由于2010年10月甲骨文提出参加TDF的成员不得加入社区委员会,致使社区委员会成员只有甲骨文员工组成。

Remove ads

本地桌面集成

OpenOffice.org 1.0被批评没有和其运行平台的原生桌面环境融合的用户界面,2.0起开始使用KDEGNOME和Windows上原生的部件工具箱以及字体呈现的库。

Mac OS X

OpenOffice.org 1.0版本要求使用X11.app或XDarwin3.0在Mac OS X上运行,NeoOffice在移植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原生环境的支持。3.0起正式在OS X上使用Aqua接口。

Java集成的争论

OpenOffice.org第一版中使用了Java语言来编写很多辅助功能,但OpenOffice.org第二版中已尽可能使用主要程序来完成这些功能。下列为在现有版本的OpenOffice.org里建基于Java运行环境的范畴:

  • 部分Base的应用 - Base为OpenOffice.org里的数据库程序
  • 多媒体播放器
  • 电子邮件集成(需要Java Mail
  • Writer里的全部文档向导
  • 辅助工具
  • 报告自动引示
  • JDBC驱动支持
  • XSLT过滤
  • BeanShell这个NetBeans的命令稿语言以及Java UNO bridge
  • 输出至Palm OS上的Aportis.doc(.pdb)文件格式及Pocket PC上的Pocket Word(.psw)文件格式的过滤器。

但是使用Java作为辅助工具在开源社区引极大的争论,因为Java本身是闭源的,这与OpenOffice.org的开源精神相违背。但事实是因为昇阳公司作为OpenOffice.org计划的主导者和Java的开发者,其加入Java于OpenOffice.org里也是无可厚非的。

就这个问题,GNU计划的创始人理查德·马修·斯托曼在2005年5月提出要对OpenOffice.org作出修改,使用开放源码的GCJ及GNU Classpath取代Java。详情可参看自由软件基金会上的宣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及OpenOffice.org网站上的简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红帽公司主导的Fedora Core 4(2005年6月13日发行)支持这个行动,红帽公司在这个版本的Fedora Core Linux内加入了OpenOffice.org第二版的测试版,并集成了GCJ及GNU Classpath。这个举动证明了Java在OpenOffice.org这个开源计划里并不是必须的,而OpenOffice.org的开发者亦在开发者守则里加入了未来的OpenOffice.org的版本应要兼容开放源码的Java版本的指引。

2006年11月13日,昇阳公司承诺将会在近期内以GNU GPL发布Java;在2006年11月到2007年5月之间,昇阳公司以GNU GPL发布了大部分的Java技术,从而使得昇阳公司的Java近乎成为一项自由软件。

Remove ads

其他项目

有关OpenOffice.org主线的其他项目,贡献起来门槛就低一些。包括文档、国际化与本地化,以及API

还有一个脚本项目,用于收集、分类以及发布有用的

OpenGroupware.org是一个程序扩展集,可用于分享OpenOffice.org文档、日历、地址簿、电子邮件即时通讯,以及白板,并可对其他群件应用程序进行访问。

OOExtras上,还可以新建并共享各类文档模版等。

通过CPAN,还可获取一些Perl扩展,比如OpenOffice::OODo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外部程序可通过其处理OpenOffice.org文档。这些库没有使用OpenOffice.org的API,通过Perl的标准压缩/解压缩、XML访问、UTF-8编码模块,直接对OpenOffice文件进行读写。

中文社群的改良

为加强OpenOffice.org对中文文档编辑的支持,中文社区一直在对其作出改良。

台湾开发人员“萤火飞”为OpenOffice.org推出中文加强版[33],解决了中文粗斜体字体显示、中文字体名称再现、最适化接口文字大小等多项改良。晟鑫科技研究开发出“公文通”。中山科学研究院开发OpenOffice.org公文系统[34][35],内置了日常公务文书往来的样式,为中华民国政府的公文电子化计划所推广[36]

Sun微系统红旗中文2000共同协同开发RedOffice[37],为基于SISSL协议的OpenOffice商业化版本。

市场占有率

截至2008年10月7日前,OpenOffice.org占世界25%占有率。特别是在巴西,它的用户超过1200万。在2008年10月13日至20日,OpenOffice.org 3.0发布周下载超过300万,创最佳记录。[38][39]

2005年10月4日,昇阳公司与Google宣布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昇阳公司会在OpenOffice.org中增加一个Google搜索条,昇阳公司与Google会共同参与市场活动,以及共同研发,而Google会协助发放OpenOffice.org。[40]

法国,OpenOffice.org已经吸引了地方以及国家的政府管理者,他们希望将软件采购合理化的同时,可以稳定地用标准文件格式进行资料处理。OpenOffice.org已经成为法国宪兵司令部的官方办公软件。

新加坡航空公司采用Sun StarOffice提供乘客机上服务[41]

财政部财政信息中心带领台湾5地区的国税局导入OpenOffice办公软件,目前共计8千多名员工使用,财政信息中心估算,共省下了约1亿3千万元的软件购置费用。2013-01-15 [42]

国际OpenOffice.org年会

国际OpenOffice.org年会,自2002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其社群采用票选方式来决定每一年的举办地点。年会主要讨论OpenOffice的相关技术。第6届OpenOffice.org年会于2008年11月5~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大学举办。

派生版本

Thumb
StarOffice及OpenOffice.org主要派生版本的时间线
  OpenOffice.org
  Go-oo

OpenOffice.org自问世以来产生了多个派生版本,其中主要有:

Apache OpenOffice

2011年6月Oracle将OpenOffice.org源码及商标捐赠给Apache软件基金会。Apache项目的开发人员池经提议由IBM员工、Linux发行版企业及公共机构选取。[43]IBM 员工继续进行主要的开发,[44][45][46][47][48]包括雇佣前StarDivision开发者。[46]Apache项目从OpenOffice.org 3.4 beta 1中移除或替换了大量不与Apache许可协议兼容的源码,包括字体。[49]并于2012年5月发布3.4.0。[50]

IBM Lotus Symphony的源码于2012年捐赠给Apache软件基金会,并入Apache OpenOffice 4.0,[51]而Symphony被终止以支持Apache OpenOffice。[47]

该项目自视为OpenOffice.org不间断的续作,[52]其他人视其为复刻,[44][45][53][54][55][56][57]或者至少是一个分立的项目。[58]

LibreOffice

2009年4月20日,Oracle并购了Sun Microsystems之后,原本在Sun Microsystems底下的开源项目OpenOffice.org面临根本上的动摇。2010年9月28日,有一些原本参与OpenOffice.org项目的成员成立了名为文档基金会(The Document Foundation)的新团队,基于OpenOffice.org即将到来的3.3版开发了另一个分支——LibreOffice。自此,LibreOffice便从OpenOffice.org分割而成立,并承袭原本的OpenOffice.org社群继续进行分支版本的开发及维护。

在Apache基金会接管OpenOffice,并发布Apache OpenOffice 3.4之后,文档基金会表示LibreOffice将继续保持独立,不会再与OpenOffice合并。[59]多数GNU/Linux发行版都将默认的Office包改为了LibreOffice。Oracle Linux 6也推荐LibreOffice而非Apache OpenOffice或OpenOffice.org。

NeoOffice

NeoOffice早期是为解决OpenOffice.org与OS X系统桌面环境的集成问题而发展起来的。NeoOffice易于安装,跟OS X GUI标准(比如,使用本地的下拉菜单)有机结合,可访问OS X的字体、打印子系统。但此项目由一个很小的团队维护,而且依赖于OSX X11版的完成,所以该版本发布也迟于官方OpenOffice.org的释出。

Go-oo

2002年Ximian公司发起ooo-build作为软件的补丁集,由于Sun对非Sun员工的贡献回应缓慢,即使是来自公司的合作伙伴的,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在Linux上的编译过程变得更容易。2007年10月2日,Novell公司宣布ooo-build通过Go-oo的软件包发布。而许多自由软件支持者担心这会成为Novell公司集成微软技术的努力,包括Office Open XML(这可能会受到专利的冲击)。然而多数Linux发行版所使用的OpenOffice.org软件包却是ooo-build,不久就转为Go-oo。LibreOffice分支发展起来以后Go-oo宣布停止开发以支持。

IBM Lotus Symphony

IBM Workplace 2.6(2006年1月23日)集成了OpenOffice.org 1.1.4的代码,这是使用SISSL的授权的最后一版。这一代码分离出来成为Lotus Symphony(2008年5月30日)。Symphony 3.0(2010年10月21日)基于OpenOffice.org 3.0重新开发,有着Sun单独授权的代码。IBM的更改于2012年捐赠给Apache软件基金会,Symphony停止开发以支持Apache OpenOffice,代码并入AOO 4.0。

StarOffice

昇阳公司资助OpenOffice.org的开发,是为了将其作为商业的StarOffice应用软件的基础。StarOffice从6.0开始,就基于OpenOffice.org的源码,另加了一些专属商用功能,包括:

甲骨文并购昇阳公司之后不久将其更名为Oracle Open Office,[60]2011年4月停止开发。[12]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