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PSR B1620-2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SR B1620-26
Remove ads

PSR B1620−26是位于天蝎座球状星团M4内的联星系统,距离3,800秒差距[2][3][4]。这个系统由一颗脉冲星( PSR B1620−26 A)和一颗白矮星( WD B1620−26PSR B1620−26 B)组成。截至2000年,该系统还被证实有一颗系外行星围绕着这两颗恒星运行。

事实速览 观测资料 历元 J2000.0, 特性 ...
Remove ads

历史

联星系统(三合星包括被称为行星的同伴)就在球状星团核心之旁。根据估计,这个星团的年龄约为122亿年[5]。因此,这也是两颗恒星和行星诞生年龄的估计。

对于这个不寻常的恒星系统命名规则有一个小小的争议。一方认为命名联星的A/B约定具有优先权,因此脉冲星命名为PSR B1620−26 A,白矮星伴星为PSR B1620−26 B,行星为PSR B1620-26b。另一方认为PSR只适用于脉冲星的恒星,而不适用于伴星的白矮星。因此,白矮星应该用WD的惯例命名,即脉冲星是"PSR B1620−26",白矮星是"WD J1623−266",行星是"PSR B1620−26 b"。早期的文章使用第一种命名法则,但是星表都使用第二种命名法[1][6]。最近的提议[7]提供类似的命名法,以PSR B1620−26 (AB)b命名行星,括弧中的大写字母AB识别这是联星系统的两颗恒星,后面小写的b表示是绕行这两颗恒星的系外行星。, 在实务上,细读上下文可以清楚的表明,是指脉冲星、白矮星、行星,还是整个系统。

Remove ads

白矮星

白矮星的质量是0.34太阳质量;运行轨道对主星倾斜55°[8]

行星系统

Thumb
PSR B1620−26系统的演变。

PSR B1620−26 b最初是通过它的轨道对其所绕行恒星的轨道产生的多普勒频移 (在这种情况下,脉冲星的视脉动周期发生的变化。) 探测到的。

在1990年代初期,由Donald Backer领导的一组天文学家在研究他们所认为的脉冲星联星时,确认需要第三个天体才能解释他们所观察到的多普勒频移。在几年内,这颗行星对脉冲星和白矮星轨道的引力效应已竟被量测出来,从而估计出第三个天体的质量。但这个天体太小了,不可能是恒星。在1993年,Stephen Thorsett英语Stephen Thorsett和它的合作伙伴宣布第三个天体是行星的结论。

更多信息 成员 (依恒星距离), 质量 ...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