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RGD-33手榴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GD-33手榴彈
Remove ads

RGD-33是一种由苏联在1933年研制的柄式手榴弹,研制的目的是为了取代沙俄时期的1914型手榴弹。RGD-33在二战期间亦有被苏联红军使用。

事实速览 RGD-33, 类型 ...
Thumb
RGD-33

历史

由于RGD-33使用方法过于复杂和难以生产的原因,故在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便设计出比RGD-33更便于生产、且体积更小的RG-42,并逐渐地取代了它。但在二战后的一些冲突,仍然可找到这种武器的踪影。

用法

由于本手榴弹的结构特殊,所以使用方法也与其他手榴弹有很大不同,使用前的准备过程较为复杂。这种手榴弹本身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安全,对不熟悉它的人反而很危险。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将手柄组件和弹体拧在一起。
  2. 将手柄上的安全开关扳向右侧,这将锁定手柄组件,可以安全携带;而雷管单独携带,在使用前才装入手榴弹。
  3. 将手柄上的安全开关扳向左侧,此时手柄组件的内筒和外筒将解除锁定(手柄组件为金属板卷制而成,有内筒和外筒两层)。一手握住弹体头部一手向下拉手柄并顺时针旋转,之后再将手柄前推。这个过程将击发系统转入待发状态,在手柄上的安全开关旁边的孔中会出现红色标记。此时,将安全开关扳向右侧会盖住红色标记,使手榴弹进入安全待发状态。
  4. 将雷管从顶部活门插入(火帽向下)并关紧活门。此时,手榴弹完全准备就绪。
  5. 投掷时,只需将安全开关扳向左侧,露出红色标记后,猛投出去即可。击发装置借助投掷时的力道自动释放击针,击发火帽。大约3.5秒后,手榴弹爆炸。

RGD-33手榴弹的弹体内置一层薄破片套,爆炸时会产生一定量的破片,在一定范围内飞散杀伤,多作为进攻型手榴弹使用。进一步安装可拆卸的外置重型破片套后,破片数量和质量会大幅提高,而杀伤范围也变大许多,多用于防御。此时,投掷后要注意隐蔽,防止被破片所伤。

Remove ads

变体

M46型手榴弹

中国以RGD-33为基础改进设计出M46型手榴弹,有铁皮和塑料两种版本,曾大量装备越南人民军缅甸人民军

使用国

参考资料

参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