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S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S股(英语:S ChipS share),是一个股市术语,又称龙筹股新加坡龙筹股[1],但不是所有龙筹股都是S股。广义的S股,是指那些主要生产或者经营的核心业务在中国大陆、而企业的注册地在中国大陆、新加坡(英语:Singapore)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挂牌的企业股票。

名称与定义

龙筹股一词,大约于2003年开始出现[2];2000年代,报章亦开始推出与龙筹股有关的专题报导,例如《联合早报》在2004年年底推出《龙筹股投资指南》创刊号[2][3]。龙筹股原本指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挂牌的中国企业[1]。但因为中国企业亦开始在马来西亚的证券交易所上市,故此“龙筹股”一词亦延伸至这些股票[4]

亦有学者使用“龙筹股”作为China-concept stocks 的译名,但其实中国概念股是一个更笼统的概念,龙筹股只是中国概念股的一种。而原文该学者是介绍“新加坡龙筹股”,但用了英语China-concept stocks一词[5]

狭义的S股、新加坡“纯龙筹股”,不同机构有完全不同的定义:例如《联合早报》指S股是新加坡龙筹股的一种,并限指中国大陆公司在新加坡交易的境外上市外资股[6];相反,富时集团富时中国S股全指指数指的S chip,是指在新交所上市,收入或资产与中国有关,但不在中国大陆注册的公司[7]MSCI的MSCI Overseas China Index则排除借壳上市的星洲上市中国企业[8];《华尔街日报》则使用较广泛的S Chip定义,并引用选股条件较宽松的富时海峡时报中国指数[9]

广义的S股曾经与龙筹股的定义非常接近,但自从马来西亚媒体亦开始使用“龙筹股”来指马来西亚上市的中国企业,S股与龙筹股未必指同一个概念。

在2006至2011年左右,S股亦可以指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中国上市公司股票[10][11]

Remove ads

历史

新加坡交易所曾经是香港联合交易所、美国几个证券交易所以外,一个中国企业热门海外上市地点。根据《凤凰网》引用“投资与理财”,第一只S股是中新药业,于1997年上市[12]。但根据《联合早报》,早在1979年上市,现称为中远海运国际(新加坡),是最悠久的新加坡龙筹股,在1993年被中远集团收购借壳上市,正式与中国企业沾上关系[6]。不同的是,中新药业在中国大陆注册,中远海运国际(新加坡)在新加坡注册。中新药业是第一只直接在新交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中国企业[6]

但在2008年(2007年–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期间)富时海峡时报中国指数创下70%的跌幅,与此同时香港交易所与中国有关的股价指数[注 1]只录得47%的跌幅[9]。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导,S股当时更出现公司治理危机、会计丑闻、成交疏落、没有S股新股等等[9]

在2010年,约有153家中国企业在新交所上市[13],但约在2010年开始,多间中国企业被私有化,从新交所除牌[1][14][15]。在2017年,中国企业在新交所跌至只有105家[1]

在2017年年度,没有任何一间中国公司选择新交所上市[16]

Remove ads

股价指数

S股的股价指数富时集团富时中国S股全指指数[17](英语:FTSE China S Chip All Cap Index[18]等等。虽然,富时中国S股全指指数排除了在中国大陆注册,但在新交所上市的公司,并只有7只成份股(截至2018年 (2018-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6月29日)[18];成为富时中国S股全指指数成份股,更需要由中国国民或中国公司控制,并需要55%收入或总资产源于(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7]。虽然,富时中国S股全指指数成份股只在收入及总资产下降至45%源于(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才会被富时集团踢除[7]。富时集团对S股的狭义定义,类近于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全部都是中国国企),与使用“红筹模式”于香港上市的民企股(P股)相加[7],但富时集团并没有与H股(一种境外上市外资股)相对应的指数及概念。

另一个追踪新交所上市中国公司的富时指数,富时海峡时报中国指数(英语:FTSE ST China Index[注 2][19],截至2018年 (2018-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6月29日,亦只有20只成份股;与富时中国S股全指不同[7]富时海峡时报整体指数(英语:FTSE ST All-Share Index)的成份股当中,如果销售收入[注 3]或总经营性资产[注 4]有50%以上是源于(位于)中国大陆,便可以成为富时海峡时报中国指数的候选股[20],不需要在股东层面与中国有关,或公司注册地限于中国大陆以外。例如富时海峡时报中国指数成份股香港置地便是由香港改到星洲上市的英资公司怡和控股所控制,入选原因只因置地公布公司大部分收入与资产源于(位于)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香港、重庆及其他中国城市)[21];另一成份股中新药业则在中国大陆注册等等;两者都不是富时中国S股全指指数成份股。富时海峡时报中国指数是属于富时海峡时报指数系列(英语:FTSE ST Index Series[19][注 5]。截至2018年 (2018-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富时中国S股全指指数成份股都是富时海峡时报中国指数成份股。但同样地,两个指数成份股最大的两只,已占指数成份股总市值超过6成半。

富时集团亦曾推出富时海峡时报中国Top指数(英语:FTSE ST China Top Index[13][22][注 6],在富时海峡时报中国指数之中再选出20只成份股[20],但富时海峡时报中国指数曾跌至只有17只成份股(2017年3月至6月)[24],相比富时海峡时报中国指数推出当初拥有50只成份股[19],只有约20只富时海峡时报中国指数成份股下,便无需再编制富时海峡时报中国Top指数,代表约20只候选股当中最具代表性的20只。富时海峡时报中国Top指数约于2017年3月停止编制[20]

另一间指数服务公司,MSCI,亦将S股纳入其指数系列。虽然S股只占MSCI Overseas China Index成份股(含N股、中国公司美国存托股、S股共20只成份股)总市值的0.36% (截至2018年 (2018-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8];而S股更只占MSCI International China Index(含H股N股、中国公司美国存托股、S股、中国B股红筹股或“红筹模式”香港上市中国民企股(P股)共449只成份股)成份股总市值的0.09%(截至2018年 (2018-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25];在MSCI Overseas China Small Cap Index32只成份股之中,S股则占成份股总市值的13.66%(截至2018年 (2018-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当中仁恒置地集团占总市值的5.68%[26]

2014年,MSCI更建议设立新MSCI Overseas China Indexes,不再将S股纳入成份股,改为纳入L股。新加坡注册的中国S股公司将只由MSCI Singapore Indexes所代表[27]。有关改动并未实行。

截至2012年 (2012-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扬子江船业(控股)MSCI Overseas China Index成份股之一[28]

列表

最后更新:2018年6月

更多信息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
Remove ads

注脚

参考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