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Socket G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ocket G1
Remove ads

Socket G1(rPGA 988A)是英特尔于2009年推出的CPU插座,被用于英特尔公司旗下的第一代酷睿中央处理器的移动版本。它是Socket P的继任者,也作为LGA 1156LGA 1366的移动端对应产品。

事实速览 类型, 芯片封装 ...

历史

Socket G1平台的第一批CPU于2009年9月23日发布,最初的产品有i7-720QM,820QM和920XM。[1] 这些CPU采用Clarksfiel核心架构打造,使用45 nm工艺,与台式机上的Nehalem架构相同。2010年1月4日,该CPU也被采用32 nm工艺的Arrandale内核并基于Westmere架构的Core i3i5和i7处理器使用。[2]2010年3月28日,基于Arrandale的低端CPU奔腾P6x00系列和赛扬P4x00系列发布,它们也采用了这个CPU插座。2010年6月21日,更多采用此CPU插座并基于Clarksfiel架构的处理器如i7-740QM,840QM和940XM等产品发布。所有采用Socket G1的处理器都会将英特尔核芯显卡的内核(代号:“Ironlake”)封装在中央处理器的基板上。

支持的处理器

英特尔酷睿 i7 双核
i7-620M, i7-640M[3]
英特尔酷睿 i7 四核
i7-720QM, i7-740QM, i7-820QM, i7-840QM, i7-920XM, i7-940XM[3]
英特尔酷睿 i5 双核
i5-430M, i5-450M, i5-460M, i5-480M, i5-520M, i5-540M, i5-560M, i5-580M[3]
英特尔酷睿 i3 双核
i3-330M, i3-350M, i3-370M, i3-380M, i3-390M[3]
英特尔奔腾
P6000, P6100, P6200, P6300[3]
英特尔赛扬
P4500, P4600[3]

技术规格

  • 使用DDR3内存
  • 拥有988个引脚
  • 引脚排列在36 × 35的网格阵列中
  • 与 LGA 1366 的三通道模式相比,Socket G1的计算机系统只能在双通道内存模式下运行,因为引脚数较少。[4]
  • rPGA 中的 r 是指“减小间距”,在此CPU插座设计中间距为 1mm × 1mm。[5]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