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ViolaWWW
第一个流行的互联网浏览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ViolaWWW是第一个支持万维网(WWW)脚本和样式表的浏览器,目前已停止开发。其首次在1991/1992年的UNIX操作系统上发布,并成为受万维网发源组织CERN所推荐的浏览器[1],但其最常用浏览器的地位最终被Mosaic浏览器取代。
Viola语言
Viola由魏培源在1991年开发,他也是加州伯克利大学的eXperimental Computing Facility(XCF)研究小组成员之一[1][3]。Viola是一个基于UNIX平台的编程语言,其名称为可视化交互的面向对象语言及应用(Visually Interactive Object-oriented Language and Application)的首字母缩写[4]。
魏培源对于图形软件的兴趣始于1989年他接触到的HyperCard,魏培源说:“当时HyperCard非常引人注目,这是一款众人皆知的超链接程序,但只能在Mac上运作...而当时我甚至连Mac都没有”。魏培源使用X终端于1990年创造了第一个版本的Viola语言:“我拿到了一本HyperCard手册看了一下,基本上把这些概念完成了......”[4]
Remove ads
ViolaWWW历史
毕业后魏培源与XCF及创业伙伴一起继续开发Viola[4][5]。随后其接受了奥莱利公司的投资,这是一家美国电子出版公司。奥莱利公司使用了其软件以显示旗下网站全球网络导航器[6]。魏培源的主要工作是创建一个适用于互联网的Viola版本:
X Window是一个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其内置了TCP/IP协议,所以支持互联网是很合乎常理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互联网传输他的Viola页面,他处于网络超文本独立发明的边缘。在他看到蒂姆关于万维网的邮件时他解释说,URL非常非常聪明,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他向蒂姆发了一封邮件说他正在考虑为X Window编写一个浏览器 。蒂姆在12月9日的www-talk上回复说:听起来不错。四天后,魏培源在www-talk说,他做了一个浏览器。
——Gillies和Cailliau[4]
ViolaWWW创建于1992年,是第一个添加扩展功能的浏览器,如嵌入式脚本对象、样式表和表。早期版本在CERN获得了诸多好评[4]。Ed Kroll还在其1992年很流行的文章全互联网用户目录与指南中强调了该浏览器。
随着ViolaWWW的开发,开始与HyperCard越来越相似:
它有一个收藏夹功能让你可以追踪自己喜欢的页面,还有前进和后退按钮及历史记录功能可以保存你访问过的网站。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有了显示表格和图形的功能,到了1993年5月它甚至开始可以直接运行程序。
——Gillies和Cailliau[4]
ViolaWWW基于Viola工具箱,该工具箱是用于开发与支持视觉交互式媒体应用的工具。Viola在X Window下运行,早在1992年就可以用来创建远超HTML 3.0(当时最新版本的HTML)的复杂超媒体应用,包括小程序及其他可交互的内容[7]。
Remove ads
Viola是第一个拥有如下功能的浏览器[8]:
- 客户端文件插入,内嵌式框架及类Javascript输出
- 一个侧边栏用于显示网页中的元信息,如网页内部导航链接等。类似但不那么复杂的侧边栏功能也出现在一些现代浏览器中。
- 一个HTML文档可以调用的脚本语言,让网页文档可以嵌入高度可交互的脚本及小程序,其可以被视为JavaScript和嵌入对象的先驱。
与Mosaic竞争
虽然ViolaWWW开启通往万维网的大门[8],但由于只能局限在X Window系统上执行,意味着它无法 将万维网带入主流的Mosaic浏览器竞争[9]。除此之外,Mosaic更容易安装在大多数人使用的电脑上[8]。最初只为UNIX开发的Mosaic,很快被移植到Microsoft Windows这个ViolaWWW从未运行过的平台[10]。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