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X-SAMPA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拓展音标字母评估法(英语:Extended Speech Assessment Methods Phonetic Alphabet (X-SAMPA))是SAMPA的一种变体,最先于1995年由伦敦大学的语言学教授约翰·克里斯托弗·韦尔斯(John C. Wells)提出。X-SAMPA是为了统一各种SAMPA字母表而产生的,并且扩展至包含所有国际音标符号,能够把所有音标转写成七位元的ASCII码。

概要

注记

  • 若原本的国际音标是没有加上修饰的小写字母,在X-SAMPA中则会使用相同的字母。
  • X-SAMPA利用后加反斜线来修饰原符号,以便产生新的符号,例如OO\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符号,两者亦没有任何关系。(请注意,一些人造语言创作者会感到使用星记号比使用反斜线更方便,例如O*)。
  • X-SAMPA的附加符号均置于被修饰的字母之后。除了表示鼻化音的“~”、表示音节化元音化)的“=”和表示卷舌化R色彩元音的“`”以外,其他附加符号都必须用底线“_”来与字母联结起来。
  • 底线字母也可以用来表示国际音标中的联结线。
  • 数目字_1_6均属保留附加符号,以用来作为一种语言的声调简写,例如普通话用“_1”表示“阴平声”、“_2”表示“阳平声”、“_3”表示“上声”、“_4”表示“去声”。

小写符号

更多信息 X-SAMPA, IPA ...

大写符号

更多信息 X-SAMPA, IPA ...
Remove ads

其它符号

更多信息 X-SAMPA, IPA ...
Remove ads

附加符号

更多信息 X-SAMPA, IPA ...
Remove ads

辅元音图表

辅音

  • 剑形符号(†)所标记的这些IPA符号最近都已被加进到Unicode里。从2008年4月起,在唇齿闪音的表示上,是由IPA右勾的v符号来表示:唇齿闪音。实际上在X-SAMPA里并不存有一个专用的唇齿闪音符号。
更多信息 协同发音 ...
更多信息 塞擦音与双重辅音(英语:Doubly articulated consonant) ...
更多信息 辅音(非肺音), 搭嘴音 ...
Remove ads

元音

次前 次后
Thumb
i · y
1 · }
M · u
I · Y
I\ · U\
· U
e · 2
@\ · 8
7 · o
@
E · 9
3 · 3\
V · O
{
6
a · &
A · Q
次闭
半闭
半开
次开

参阅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