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汾阳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Feniamensis)是天主教中国山西省设立的一个教区,属于山西教省。汾阳教区是圣座首批6个国籍传教区之一。[2][3]

Quick Facts 天主教汾阳教区 Dioecesis Feniamensis, 基本信息 ...
天主教汾阳教区

Dioecesis Feniamensis
教会管区
基本信息
教座位置中国山西省汾阳市
管辖范围汾阳市及其附近地区
礼仪形式拉丁礼
所属教省山西
创设时间
主教座堂汾阳耶稣圣心主教座堂
首长职衔主教
教务首长
教宗方济各[1]
教省总主教孟宁友主教
教区主教教座从缺
副主教冀伟忠神父
统计资料
教友人数15,618人
堂区数21个
圣堂数139所
神职人员31位
Close

 

概况

1946年4月11日,圣座在中国设立圣统制,汾阳宗座代牧区升格为汾阳教区,属于山西教省

1950年,汾阳教区信徒人数为15,618人、21个堂区、139所圣堂及小堂、31位司铎(30位教区司铎、1位修会司铎)。[4]教座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三皇庙39号的汾阳耶稣圣心主教座堂[5]现时,教区处于教座从缺态状。

附属事业

1948年,在教区内设有小学4所、孤儿院2所、安老院1所和诊疗所1个。[6]

历史

汾阳宗座代牧区中国第一批的6个由中国籍司铎负责管理的传教区之一。1926年5月12日,圣座太原府宗座代牧区划出山西省的15个县包括:汾阳孝义介休平遥文水临县离石(现在的方山圪洞镇当时属离石)、中阳(柳林当时属中阳)、兴县岚县交城娄烦静乐,成立汾阳宗座代牧区,并任命国籍方济会会士陈国砥出任首任宗座代牧。同年10月28日,在罗马圣伯多禄大殿由时任教宗庇护十一世亲自为陈国砥在内的首批6名中国籍主教举行祝圣大典。1927年5月5日(圣神降节),陈国砥主教带领太原府宗座代牧区的所有中国籍神职人员共17人来到汾阳展出牧灵工作。当时,汾阳宗座代牧区信徒约1,100人,设立10个堂区包括:离石、临县青塘、文水、平遥、介休、柳林和中阳、静乐、方山等。

1927年9月,宗座代牧区在汾阳城内成立小修院。1928年,又在峪道河成立预修院,且在汾阳城内办保赤会。1931年,华北的汾阳宗座代牧区洪洞宗座代牧区宣化宗座代牧区易县宗座监牧区,在宣化合办神哲学院。

1946年4月11日,圣座在中国设立圣统制,汾阳宗座代牧区升格为汾阳教区,属于山西教省。1949年,雷震霞接替刘锦文主教出任汾阳教区第三任正权主教,且在上海圣座驻华公使黎培理总主教主礼晋教。

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地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开始针对天主教进行宗教迫害及打压,教会已经无法正常运作。1955年9月27日在镇压反革命运动期间,上海教区主教龚品梅被指反革命被捕后不久,雷主教与汾阳教区的多位神父亦被捕入狱。与此同时,在1958年7月3日汾阳教区的神职人员、修女和信徒由政府控制的中国天主教友爱会强迫下选出高庸,成为汾阳教区主教候选人。1962年1月24日,高庸在北京奉天总教区总主礼皮濑石自选自圣成为汾阳教区主教,但未获圣座承认。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1966年1月2日教区内的18位司铎集中在榆次及成为批斗对象,此后被送往各处接受劳改。教区各处圣堂被占据及被毁。1970年,雷震霞主教被批斗及以“反革命”为由被枪决。1980年代初,汾阳教区逐步恢复运作,且司铎们得到平反。

教堂及朝圣地

汾阳耶稣圣心主教座堂位于吕梁市汾阳三皇庙巷,建于1932年。主教座堂是哥德式建筑,屋顶为中式建筑风格。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占用及破坏,1993年12月被列为汾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山中华圣母堂是教区内的一处圣母朝圣地,位于临县三交镇西南十五公里的杨家山村。圣堂建于1908年,文革期间被毁坏,1993年在原址重建。2000年,成为教区朝圣地,并将奉献给中华圣母

历任主教

汾阳宗座代牧

汾阳主教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