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丢斯-波得定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2年8月25日)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可供查证。请协助补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移除。
戴维·提丢斯(左)与约翰·波得(右) |
提丢斯-波得定则(Titius-Bode law)是关于太阳系中行星轨道半径的一个简单的几何学规则。
它是在1766年时,由德国的一位大学教授约翰·达尼拉·提丢斯所提出,后来被柏林天文台的台长约翰·波得(Johann Elert Bode)归纳成了一个经验公式来表示。
这个公式可以表述为:
其中
- n = 0, 3, 6, 12, 24, 48...(n≥3时,后一个数字为前一个数字的2倍)
()
天体 | n | 定律解 | 实际距离(AU) | 误差% |
水星 | -∞ | 0.4 | 0.3871 | 3.3325 |
金星 | 0 | 0.7 | 0.7233 | 3.2213 |
地球 | 1 | 1 | 1.0000 | 0.0000 |
火星 | 2 | 1.6 | 1.5237 | 5.0075 |
(小行星带) | 3 | 2.8 | (2.77) | (1.083) |
木星 | 4 | 5.2 | 5.2026 | 0.4998 |
土星 | 5 | 10 | 9.5549 | 4.6583 |
天王星 | 6 | 19.6 | 19.2184 | 1.9856 |
海王星 | 7 | 38.8 | 30.1104 | 28.8591 |
(古柏带) | (39.5~48) | (1.772~19.167) |
- n代入3时,得解为2.8,但并无对应的行星,所以当时推测火星与木星中有所谓的“消失的第五行星”,之后发现谷神星,因为符合2.8AU的距离,所以一时间谷神星被列为第五行星,之后陆续发现小行星,证明并无此第五行星,于是此解便改为适用于小行星带的平均距离2.77AU。
- n代入7时,得解38.8,较符合古柏带的距离,古柏带的矮行星冥王星(29.658~49.305AU,平均39.482AU)、鸟神星(38.509~53.074AU,平均45.791AU)、妊神星(35.164~51.526AU,平均43.335AU)大致在这个距离(上述距离为平均距离)。
现在的天文学界,多认为波得定则只是一个巧合。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SA 4.0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Images, videos and audio are available under their respective licenses.
Cover photo is available under {{::mainImage.info.license.name || 'Unknown'}} license.
Cover photo is available under {{::mainImage.info.license.name || 'Unknown'}} license.
Credit:
(see original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