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讷战争(又译斯堪尼亚战争丹麦语Skånske Krig瑞典语Skånska kriget,德语:Schonischer Krieg)的主要交战国为丹麦-挪威勃兰登堡瑞典。战场包括斯科讷、瑞典与挪威边界的几个省份,和德意志北部。丹麦和瑞典视后期战役为斯科讷战争的一部份,但德国史学家则视之为另一场“瑞典-勃兰登堡战争”,由布兰登堡选侯腓特烈·威廉战胜,腓特烈·威廉因此被尊为“大选侯”。[1][2]

Quick Facts 斯科讷战争, 日期 ...
斯科讷战争
法荷战争的一部分
厄兰岛之战
1676年,丹麦军取下斯科讷克里斯蒂安斯塔德
日期1675至1679年
地点
斯堪的纳维亚
结果 回复战前状态
参战方
丹麦 丹麦-挪威
荷兰
勃兰登堡
神圣罗马帝国
西班牙
瑞典 瑞典
法兰西王国 法兰西王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丹麦 克里斯蒂安五世
腓特烈·威廉
丹麦 乌尔里克·吉尔登勒夫
瑞典 卡尔十一世
瑞典 马格努斯·德拉加第
瑞典 鲁特耶·冯·阿瑟贝格
瑞典 西蒙·格伦德尔-赫尔姆菲尔特 
Close

战争因瑞典介入法荷战争引发。瑞典与法国结盟,对抗其他欧洲国家;荷兰因受法国攻打,向丹麦-挪威求援。丹麦-挪威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再三考虑后,乘瑞典忙着跟勃兰登堡交战之机,在1676年入侵斯科讷。挪威战线也同时入侵斯科讷(即“吉尔登勒夫战争”),使瑞典在德意志陷入苦战之馀,还两面受敌。丹麦的目标则是夺回在《罗斯基勒条约》割让予瑞典的斯科讷。丹麦的初期进攻顺利,但19岁的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发动反击,扭转了形势。[1][2]

这场战争没有明确的战胜国:瑞典海军在海上战败,陆军在斯科讷击败丹麦陆军英语Royal Danish Army后,又被勃兰登堡军击退。丹麦的盟友荷兰与瑞典强大的盟友法国议和,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迎娶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之妹乌尔丽克·埃利诺拉后,战争也随之而结束。法国代表瑞典缔结和平,签订《隆德条约英语Peace of Lund》、《圣日尔曼昂莱条约》和《枫丹白露和约》,瑞典取回在战争中失去的领土。[3][4]

背景

法兰西-瑞典联盟

17世纪60年代至7年代初,瑞典帝国经历财政危机。为求得补贴,瑞典枢密院趁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未成年时代表他与荷兰共和国英格兰王国结成了反法三国同盟。1670 年,英格兰查理二世在遗产战争支持法国,三国同盟破裂。[4]:p209

1672年4月,瑞典与法国结盟,法国承诺在和平时期向瑞典提供40万里克斯达勒英语Swedish riksdaler的补贴,在战争时期将增至60万里克斯达勒,瑞典则需要在不莱梅-费尔登英语Bremen-Verden瑞典维斯马英语Swedish Wismar瑞典波美拉尼亚驻扎一支16,000人的军队。[4]:p209

1674年9月,深陷法荷战争的法王路易十四将补贴提高到90万里克斯达勒,并以此威胁瑞典出兵攻打勃兰登堡侯国,由于瑞典本身的财务问题,摄政大臣们决定与法国缔结同盟,并对勃兰登堡、荷兰宣战。[4]:p210[5]

反法兰西-瑞典同盟

推行扩张主义国策的法王路易十四丹麦-挪威利奥波德一世皇帝勃兰登堡侯国吕讷堡公国英语Principality of Lüneburg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亲王国黑森-卡塞尔伯国于1672年9月组建了一个防御性的反法同盟。该联盟拥有21,000名步兵和10,500名骑兵,自1673年5月起,在荷兰的补贴下,又拥有12,000名士兵和20艘船只。[6]

1672年,法国军队进攻荷兰,挑起法荷战争。法王路易十四打算通过挑起战端来削弱反法联盟:他支持波兰王国候选人扬三世·索别斯基,支持当时匈牙利贵族的起义,并旨在将勃兰登堡军队拖入与瑞典的战争中[5]

陆上战争

德国北部

瑞典-勃兰登堡战争

Thumb
费尔贝林战役:勃兰登堡军队在费尔贝林以北的堤道上向渡河的瑞典军队发起进攻。军事上看是次小失败,但却损害了瑞典的声誉,促使丹麦-挪威参战

1674年12月,瑞典军进攻勃兰登堡。瑞典军队挺近乌克马克,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威廉莱茵河谷收到消息前去对峙,两军在费尔贝林战役 (1675年)英语Battle of Fehrbellin中相遇。费尔贝林战役只是一场小规模冲突,双方实际伤亡人数不到600人,但这场失败是三十年战争以来瑞典军队首次惨败,一路回撤到代明[2][1]

1678年11月5日,瑞典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块领地格赖夫斯瓦尔德也丢了,与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缔结的防御同盟也因此而失效。[7][1]

不来梅-费尔登战役

瑞典在北德的第二大驻军是不莱梅-费尔登英语Bremen-Verden。出于政治原因,也为了防止瑞典人在此招募雇佣兵,反法同盟决定征服这两个公国。

1675年9月15日,盟军进攻这两个公国,盟军势如破竹,攻占一座又一座要塞。瑞典军队因逃兵人数众多而节节败退,最终在1676年8月13日投降。[8][1]

丹麦-挪威重新征服斯科讷

丹麦-挪威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听到费尔贝林战役的消息后,宣布与瑞典敌对,并派兵试图夺回历史上属于丹麦的斯科讷哈兰省。1676年6月29日攻占赫尔辛堡,一座座城镇落入丹麦-挪威人之手,一个月后瑞典在该地就输得只剩下马尔默了。[1][2]

在丹麦入侵的同时,挪威军队在边境集结,计划夺回历史上属于挪威的布胡斯省。迫使瑞典人两面受敌。[9]尽管挪威军队输掉了哈尔姆斯塔德战役英语Battle of Halmstad,但还是成功夺回了前挪威的布胡斯省。1677年8月,他们再拿下耶姆特兰省,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9]

隆德战役

1676年12月4日凌晨,卡尔十一世在隆德城附近的洪泛高原上,正面迎战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率领的大军。战斗场面极其血腥,双方共阵亡约8000人,其中约3,000瑞典军战死。[10]

隆德胜战扭转局势,在稍后的兰斯克鲁纳战役英语Battle of Landskrona中,瑞典军再次获得胜利,丹麦军队士气萎靡。[11]随后在克里斯蒂安斯塔德附近发生了几次小规模冲突后,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决定将部队撤回西兰。

海上战争

Thumb
在海战上取得胜利的丹麦海军上将尼尔斯·尤尔

厄兰岛海战

1676年6月的厄兰岛海战中,丹麦和荷兰舰队大胜瑞典,击沉当时世界上最大战舰Kronan瑞典语Regalskeppet Kronan (1668)[12],由此成功控制波罗的海南部地区。[13][14]

默恩岛海战

1677年5月31日,丹麦-挪威舰队在默恩岛海战中再次取得重大胜利,丹麦-挪威舰队几乎完胜,确立了丹麦在战争期间的海上霸权。几艘瑞典船只在试图撤退时被俘虏。[15]:176

克厄湾海战

1677年7月,丹麦-挪威舰队在尼尔斯·尤尔英语Niels Juel的率领下在克厄湾击败瑞典舰队,巩固了海上控制权,阻碍了瑞典在德国北部和瑞典之间调动军队的能力。[16][17]

谈和

1679年8月23日,法国代表瑞典与丹麦-挪威签订枫丹白露条约,达成和解。这份主要由法国决定的和约规定,丹麦-挪威应归还瑞典在战争期间失去的所有领土,版图恢复到哥本哈根条约英语Treaty of Copenhagen (1660)中制定的版图。丹麦-挪威和瑞典自己签署的隆德条约重申了这一条款。丹麦从瑞典获得了少量战争赔款,并向瑞典归还吕根岛

同样,勃兰登堡侯国不得不根据圣日耳曼昂莱条约代表法国将其大部分所得,也就是不来梅-维尔登和瑞属波美拉尼亚,归还给瑞典,但奥得河以东的大部分瑞属波美拉尼亚领土除外。[18][4]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