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达磨法蕴足论》(梵语Dharmaskandha),又称《法蕴足论》、《法身经[1]或《法蕴论》[2](Dharmaskandha-sastra),佛教论书,属说一切有部。汉传佛教中,相传作者为大目犍连;根据藏传佛教及梵文资料,传说其作者为舍利弗。在说一切有部之中极受重视,被称为六足论之一。它与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和赤铜鍱部分别论》的地位相当,它们都本源于更为早期的佛教论书。

概论

梵语Dharmaskandha,名称由Dharma()与skandha()组成,原意是一切法的总集。又称Dharma-skandha-sastra,sastra是论书的意思。其内容对应于《十诵律》所提及的阿毘达磨藏[3],显示其写作的年代早于《十诵律》,是说一切有部中极为早期的论书。玄奘弟子相传,法蕴论为说一切有部中的根源论书,《发智论》与《大毘婆沙论》皆根据此论而作[4]。因为它被认为是六足论之一,所以玄奘汉译其名为《法蕴足论》。被列入论藏之中。

它主要在于解释契经内容,属于较早期的论书。但在其中已经建立三世有说,在五趣眼之外又立中有眼,形成说一切有部独特论义。

版本

玄奘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在长安译出,名《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分为12卷,共21品。

内容

前半部介绍三十七菩提分法,后半部则分别讨论根、处、蕴、界之间的差别。

现代考证

Erich Frauwallner德语Erich Frauwallner,比较了《法蕴论》与《分别论》内容后,认为《法蕴论》起源于梵文论书与巴利文论书还没分开的时代,时间可能在阿育王之前。他认为这可以解释为何《法蕴论》与《分别论》内容有许多相同之处。

印顺法师认为,在说一切有部中,法蕴论为最古典阿毘达磨的代表,他举出《十诵律》与《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都曾引用其中内容[5]。其内容根据古传阿毗达磨,但已经被加入说一切有部的新论义,如《发智论》创设的九十八随眠,被编入沙门果品之中,《品类论》的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无为法被编入处品之中,《施设论》的学说也被编入沙门果品。这代表,在发智论时代之后,法蕴论还被增修过数次,因此它的内容有新有旧,不能将它完全视为古传论书[6]

注释与引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