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 (忽必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至元
| ||
政权 | 元朝 | |
君主 | 元世祖忽必烈 | |
历时 | 31年 | |
![]()
|
---|
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末年:1294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以前创制的年号,共连续使用了31年。
纪年
至元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七年 | 八年 | 九年 | 十年 |
---|---|---|---|---|---|---|---|---|---|---|
公元 | 1264年 | 1265年 | 1266年 | 1267年 | 1268年 | 1269年 | 1270年 | 1271年 | 1272年 | 1273年 |
干支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至元 | 十一年 | 十二年 | 十三年 | 十四年 | 十五年 | 十六年 | 十七年 | 十八年 | 十九年 | 二十年 |
公元 | 1274年 | 1275年 | 1276年 | 1277年 | 1278年 | 1279年 | 1280年 | 1281年 | 1282年 | 1283年 |
干支 | 甲戌 | 乙亥 | 丙子 | 丁丑 | 戊寅 | 己卯 | 庚辰 | 辛巳 | 壬午 | 癸未 |
至元 | 二十一年 | 二十二年 | 二十三年 | 二十四年 | 二十五年 | 二十六年 | 二十七年 | 二十八年 | 二十九年 | 三十年 |
公元 | 1284年 | 1285年 | 1286年 | 1287年 | 1288年 | 1289年 | 1290年 | 1291年 | 1292年 | 1293年 |
干支 | 甲申 | 乙酉 | 丙戌 | 丁亥 | 戊子 | 己丑 | 庚寅 | 辛卯 | 壬辰 | 癸巳 |
至元 | 三十一年 | |||||||||
纪年 | 1294年 | |||||||||
干支 | 甲午 |
大事记
- 至元元年(1264年),蒙哥逝世(1259年)后的汗位争夺战中,忽必烈击败其弟阿里不哥,并于当年改元至元;然而由于蒙古帝国在窝阔台死后已然存在分裂的隐患,受到部分蒙古宗王的抵制,忽必烈没有被承认为新的“蒙古大汗”继承者。蒙古帝国就此分裂为西亚和东欧的四大汗国以及占据整个东北亚、部分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其余部分;忽必烈作为众多黄金家族中的一个,控制了原大蒙古国除了四大汗国以外的部分(即今天大部分的中国版图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此后直到忽必烈逝世,原大蒙古国没有一位公认的大汗。
-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大元,与南宋并立、并且不断推进军事进攻。
- 至元十六年(1279年),张弘范发动崖山海战,灭亡南宋。元朝至此统一中国,成为继唐朝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直隶地震,约10万人遇难。
出生
逝世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 咸淳(1265年-1274年):宋度宗赵禥的年号
- 德祐(1275年-1276年四月):宋恭帝赵显之年号
- 景炎(1276年五月-1278年四月):宋端宗赵是之年号
- 祥兴(1278年五月—1279年二月):宋少帝赵昺的年号
- 元朝民变政权
- 绍隆(1258年至1273年):陈圣宗陈晃之年号
- 宝符(1273年—1278年):陈圣宗陈晃之年号
- 绍宝(1279年—1284年):陈仁宗陈昑年号
- 重兴(1285年-1293年):陈仁宗陈昑年号
- 兴隆(1293年—1314年):陈英宗陈烇年号
- 日本
参见
前一年号: 中统 |
元朝年号 | 下一年号: 元贞 |
|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SA 4.0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Images, videos and audio are available under their respective licenses.
Cover photo is available under {{::mainImage.info.license.name || 'Unknown'}} license.
Cover photo is available under {{::mainImage.info.license.name || 'Unknown'}} license.
Credit:
(see original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