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构造原理书籍设计中用来描述页面比例, 书籍中空白和文字区域的构成的一套原则.

Thumb
一本罕见的哥特体圣经右页 (1497)

在20世纪中末期 扬·奇肖尔德 在前人 J. A. van de Graaf, Raúl M. Rosarivo, Hans Kayser 等人的基础上, 普及了书籍页面构成原理的概念. [1]

排版人员和书籍设计者将这些原理沿用至今, 并对这些原理进行了一些改变以适用于标准纸张和各种商业书籍.[2]

范德格拉夫原理

Thumb
范德格拉夫(Van de Graaf)提出古腾堡(德国活版印刷发明者)和其他人如何将书页划分为九分之一和九分之二的空白并且使得文字区和整个页面的长宽具有相同的比例.

范德格拉夫原理重构了曾经用于书籍设计中将页面划分为较为舒适比例的方法. [3] 这一原理也被称为"秘密原理", 用于许多中世纪的手稿和古板书中.

这一原理适用于任何比例的纸张. 使用这一原理可以构造出具有纸张大小1/9和2/9的美观实用的空白边界. [4] 设计的结果是内部边界是外部的一半, 并且当纸张比例为 2:3 时边界具有比例 2:3:4:6(内:上:外:下) (更一般的情况是纸张比例为 1:R, 边界比例为 1:R:2:2R ). 这一方法由范德格拉夫发现, 被 Tschichold 和其他当代的设计师使用; 他们猜测这一方法可能已经过时.[5]

纸张的比例可以改变, 但最常用的纸张比例是 2:3. Tschichold 说 "For purposes of better comparison I have based his figure on a page proportion of 2:3, which Van de Graaf does not use."[6] 用这一原理文字区域和纸张具有相同的比例, 并且文字区域的高度等于纸张的宽度. 这一原理被Jan Tschichold在他的书书籍的形式(The Form of the Book)[1]被广泛推广. T

Robert Bringhurst 在他的书平面设计风格基础中声称: 这一比例可用于塑造页面以及塑造和定位文字区域. 这往往是中世纪图书需要的, 然而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 排版采取更加均衡的页面并且文字区域的比例页有所不同.[7]

参阅

脚注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