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飓风艾格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飓风艾格卡(英语:Hurricane Ekeka,国际编号:9202,中太平洋飓风中心:01C)是一个异常地在二月的太平洋达至大型飓风强度的热带气旋。此风暴在1月28日在夏威夷的南部海面形成,为1992年太平洋飓风季第一个形成的风暴,并在2月2日增强至飓风强度,但不久后因移到不利其发展的风切变环境而开始减弱。其后以热带风暴下限的强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一步减弱为热带低气压。之后艾格卡继续向西移动,穿过马绍尔群岛和楚克,最终在2月9日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北海面消散。此风暴并没有造成显著破坏或死亡。
Remove ads
Remove ads
气象历史

当厄尔尼诺现象在1991-1992年间活跃时,季风槽通常会延伸至中太平洋北部;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至西经140度线的海域。同时,接近赤道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温暖,风切变也很微弱[1]。在一月底,有一团大范围的对流在赤道的北边徘徊了好几日。之后在1月23日,有几首船报告在该地区有飑和强西南风的活动。[2] 自此中太平洋飓风中心便开始在1月26日监察该对流,[3]当时其位于嘉莱(夏威夷岛的最南点)之南约1530公里[4]。该扰动向西移动的同时继续组织,并在1月28日发展成第一C号热带低气压,当时此系统位于圣诞岛北边之不远处或塔布阿埃兰环礁之东边。[2]
因处于有利的环境,该热带低气压快速增强为热带风暴;因此,它被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命名为“艾格卡”(意思是Edgar(埃德加)在夏威夷语的读法)。艾格卡在向西北偏西缓慢移动时继续逐渐增强,并在1月30日在位于帕迈拉环礁之西北约160公里的海域达至飓风强度。在2月2日,此风暴达至巅峰风速约每小时185公里,达到大型飓风;或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中的三级飓风强度。[2]不久后,其因风切变的增强而开始减弱,同时其移动速度也因副热带高压脊移到艾格卡的北方而开始加快。[3]位于西风带的一道低压槽令风切变增强,令艾格卡在2月3日早上减弱为一热带风暴。在该日随后的时间,其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并进入西北太平洋[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估其风速为每小时85公里[3] ,而日本气象厅将其评定为强烈热带风暴,并估计其风速为每小时95公里,中心气压985巴[5],因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并没有在他们的年终报告中加入此风暴的气压资料,[2]故此气压为艾格卡已知的最低中心气压强度。[5]
其后热带风暴艾格卡继续减弱,并在2月4日被降格为热带低气压。该热带低气压快速移动并穿过马绍尔群岛,并在2月6日转向西南偏西移动。[3] 在2月8日,日本气象厅认为艾格卡已消散[5];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仍继续监察该系统,当时此风暴正以热带低气压下限强度穿过楚克[3]。在2月9日早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艾格卡已在帛琉之东南偏东约1300公里处,或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北沿岸约500公里处消散。[4]
Remove ads
影响和记录
艾格卡并没有造成任何伤亡报告[2]。其横过马绍尔群岛时并没有造成显著破坏。此风暴横过楚克时,该岛曾出现每小时30公里的风速[3]。艾格卡是三个在中太平洋的帕迈拉环礁专属经济区中形成的热带气旋之一。[6]
艾格卡最异常之处是它在一月形成[2]。热带气旋很少会在风季外的时间在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东面形成,[4] 东太平洋的风季通常在5月15日开始;中太平洋的风季则在6月1日开始,而两者也在11月30日结束。[7] 在太平洋飓风的官方资料中,艾格卡是有记录第二个在一月或二月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东面的太平洋上形成的热带气旋,第一个是1989年热带风暴云露娜;也是有记录以来第三早在中太平洋上形成的热带气旋,仅次于云露娜及2016年飓风帕利。[4]
参见
- 淡季太平洋飓风列表
- 太平洋飓风列表
- 近赤道地区热带气旋列表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