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2月23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移除。
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及储藏矿物质。骨组织是一种密实的结缔组织。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保持坚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矿物质化的骨骼组织,其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其他组织还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经、血管和软骨。
人体的骨骼具有支撑身体的作用,其中的硬骨组织和软骨组织皆是人体结缔组织的一部分(而硬骨是结缔组织中唯一细胞间质较为坚硬的)。成人有206块骨头,而新生儿的有超过270块[1]。由于诸如头骨会随年纪增长而愈合[2],因此成人骨骼个数少一两块或多一两块都是正常的。另外,成人有28~32个牙恒齿,多的一般称为智齿,小孩乳齿20颗。骨与骨之间的间隙一般称之为关节,除了少部分的不动关节可能以软骨连接之外,大部分是以韧带连接起来的。关节可分成不动关节、可动关节以及难以被归类的中间型可称为少动关节。光有骨骼是不具有让身体运动的作用的,一般俗称的运动系统(这种分类其实是不严谨的,因为通常骨骼已经可以被称做骨骼系统,包含软骨硬骨以及连结骨与骨的韧带甚至包含关节部分(关节液,因为关节是位置不是细胞更不是组织)。所谓的运动系统,应该是被译作“超系统”的super system之一,人体一般分为六种super system)还包含了肌肉(骨骼肌)系统。骨骼肌是横纹肌,可随意志伸缩,一般一种“动作”是由一对肌肉对两块骨头(一个关节)作拮抗,而肌肉末端以肌腱和经过关节的下一个骨头连接。其实韧带和肌腱也是结缔组织,所以运动(超)系统中只有肌肉组织跟结缔组织,顶多再包含骨髓内的神经及控制肌肉的运动神经属于神经组织。
骨骼的形态
人类的骨骼依照型态可以分为以下五种:长骨、短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和种子骨。
- 其长度远大于宽度,分为一个骨干和两个骨骺,骨骺与其他骨骼形成关节。长骨的大部分由致密骨组成,中间的骨髓腔有许多海绵骨和骨髓。大部分的四肢骨都是长骨(包括指骨与趾骨)。长骨的分类取决于形状而不是大小。
- 呈立方状,致密骨的部分比较薄,中间是海绵骨。短骨和种子骨构成腕关节和踝关节,一些例外包括膝盖骨(髌骨)、腕骨、跗骨和构成腕关节和踝关节的骨骼。
- 薄而弯曲,由平行的两面致密骨夹著中间一层海绵骨。头骨和胸骨是扁平骨。
- 顾名思义是形状复杂的骨骼,不适用上面三种分类,由一层薄的致密骨包著海绵骨。脊椎骨和髋骨是不规则骨。
- 包在肌腱里的骨头,功能是使肌腱远离关节,并增加肌腱弯曲的角度以提高肌肉的收缩力,例如髌骨和豌豆骨。
骨的构成
一般俗称的“骨”,主要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骨髓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组织。以长骨为例,长骨的两端是呈窝状的骨松质,中部的是致密坚硬的骨密质,骨中央是骨髓腔,骨髓腔及骨松质的缝隙里容着的是骨髓。婴幼儿的骨髓腔内的骨髓是红色的(即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失去造血功能,例如肋骨这些扁骨内的骨髓最后都会因为脂肪及纤维结缔组织等结缔组织堆积而形成黄骨髓并且失去造血功能。但长骨两端和扁骨的骨松质内,终生保持着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骨膜是覆盖在骨表面的结缔组织膜,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起营养骨质的作用,同时,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能增生骨层,能使受损的骨组织愈合和再生的作用。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这两种硬骨细胞会不断的在反复进行建造和破坏骨骼的工作。如果形成的比例较高,比如人类的婴儿和青少年两大成长期,骨头便有可能延长、变粗、变致密;相对的侵蚀的速率较快的话,可能降低身高(老倒缩)或是形成骨质疏松。
骨的化学成分
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具有一定的韧度,而无机物主要是钙质和磷质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人体的骨就是这样由若干比例的有机物以及无机物组成,所以人骨既有韧度又有硬度,只是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人在不同年龄,骨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例也不同,以儿童及少年的骨为例,有机物的含量比无机物为多,因此儿童及青少年的骨,柔韧度及可塑性比较高,而老年人的骨,无机物的含量比有机物为多,故此他们的骨,硬度比较高,所以容易折断。
骨骼功能
- 保护功能:骨骼能保护人体内部的各个器官。例如:颅骨保护脑;肋骨保护胸腔。
- 支撑功能:骨骼给人体组织及器官提供了支架,为人体塑形。
- 造血功能:骨髓在长骨的骨髓腔和海绵骨的空隙,透过造血作用制造血球。
- 贮存功能:骨骼贮存身体重要的矿物质,尤其是钙和磷。
- 运动功能:骨骼为肌肉提供了强健而灵活的支架和附著处;关节则赋予了人体灵活性。
大部分的骨骼或多或少可以执行上述的所有功能,但是有些骨骼只负责其中几项。
资料来源
- ^ Steele, D. Gentry; Claud A. Bramblett. The Anatomy and Biology of the Human Skeleton.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1988: 4. ISBN 0-89096-300-2.
- ^ Mammal anatomy : an illustrated guide.. New York: Marshall Cavendish. 2010: 129. ISBN 9780761478829.
|
---|
| 胸带、锁骨 | |
---|
| 肩胛骨 |
- 窝(肩胛骨、supraspinatous、infraspinatous)
- 切迹 (肩胛上切迹、great scapular)
- glenoid cavity
- 结节 (infraglenoid、supraglenoid)
- spine of scapula
- acromion
- coracoid process
- 角 (superior、inferior、lateral)
|
---|
| 肱骨 |
- upper extremity: necks (anatomical、surgical)
- 结节 (greater、lesser)
- intertubercular sulcus
- body: radial sulcus
- deltoid tuberosity
- lower extremity: capitulum
- trochlea
- 髁 (lateral、medial)
- 肱骨髁上脊 (lateral、medial)
- 窝 (臂、coronoid、olecranon)
|
---|
| 前臂 | |
---|
| 手掌及手腕 | |
---|
| |
|
|
---|
| 股骨 | 上端 |
- 股骨头
- 股骨颈
- 大转子
- 小转子
- 转子间线
- 转子间线嵴
- 方肌结节
|
---|
| 骨干 |
- 股骨粗线
- 上部内侧:与转子间线合并
- 上部中间: 肌线
- 上部外侧:臀肌粗隆/第三转子
|
---|
| 下端 | |
---|
|
---|
| 胫骨 | 上端 |
- 胫骨小隆凸
- 髁
- 髁间区
- 髁间后区
- anterior
- intercondylar eminence
- lateral tubercle
- medial tubercle
|
---|
| 骨干 | |
---|
| 下端 |
- 内踝
- Anterior colliculus
- Posterior colliculus
- 腓骨切迹
|
---|
|
---|
| 腓骨 | |
---|
| 其他 | |
---|
| 足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