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C 300,即科德韦尔70Caldwell 70),是玉夫座的一个漩涡星系,是最接近本星系群的星系,并可能位于本星系群和玉夫座星系群之间。该星系由詹姆士·丹露帕于1826年8月5日发现。它是玉夫座星系团方向五个主要的漩涡星系中最明亮的[2]。从地球上观测,它的倾斜角是42°,并有许多方面和三角座星系相当类似[4]

Quick Facts NGC 300, 观测资料(J2000 历元) ...
NGC 300
Thumb
NGC 300的紫外线影像,由星系演化探测器拍摄。
观测资料(J2000 历元
星座玉夫座
赤经00h 54m 53.5s[1]
赤纬-37° 41′ 04″[1]
红移144 ± 1 km/s[1]
距离6.07 ± 0.23 Mly(1.86 ± 0.07 Mpc[2][a]
视星等 (V)9.0[1]
特征
类型SA(s)d[1]
角直径 (V)21′.9 × 15′.5[1]
其他名称
PGC 3238[1] Caldwell 70[3]
参见:星系星系列表
Close

邻近星系和星系群资讯

NGC 300和不规则星系NGC 55传统上被认为是玉夫座星系群的成员,但最近的距离量测指出这两个星系其实是该星系群的前景星系[5]。NGC 300和NGC 55可能受到彼此的重力互相束缚[6]

距离量测

1986年艾伦·桑德奇推测NGC 300的距离是541万光年(166万秒差距)[7]。1992年 Freedman 等人的量测则是690万光年(210万秒差距)[2]。2006年 Karachentsev 等人的量测结果是7.0±0.3 百万光年2.15±0.10 百万秒差距[8]。在大约同一时间以红巨星分支技术和边缘检测法量测的结果是5.9±0.4 百万光年1.82±0.13 百万秒差距),如使用最大似然估计的结裹是6.1±0.4 百万光年1.87±0.12 百万秒差距[2]。这些结果和 Gieren 等人于2005年以造父变星红外线测光的结果6.1±0.2 百万光年1.88±0.07 百万秒差距)一致[2]。结合红巨星分支技术和造父变星的结果,NGC 300的距离大约是6.07±0.23 百万光年1.86±0.07 百万秒差距[a]

NGC 300-OT

2008年5月14日,业馀天文学家 L.A.G. Berto Monard 在他以 CCD 拍摄的 NGC 300 影像上发现了一个光学瞬变体(Optical transient),编号为 NGC 300-OT[9]。该瞬变体的天球座标是 RA:00h 54m 34.552sDEC:-37° 38′ 31.79″[10],位于恒星形成相当活跃的星系螺旋臂上[11]。该影像中它的宽波段视星等14.3,而早先在同年4月24日所拍摄的刚从太阳后方出现的 NGC 300 的影像中,该瞬变体视星等大约是16.3[11]。更早的同年2月8日或更早拍摄的影像中则没有该天体变亮的迹象[11]。而该天体亮度在5月15日达到峰值14.69[11]

在发现时,该瞬变体的绝对星等是-13,比典型的II型超新星暗淡,却高于典型的新星[9][11]。此外,它的测光与光谱观测结果显示它不是高光度蓝变星[11]。在它的亮度到达峰值以后,亮度就快速下降至2008年9月,并且持续偏红[11],之后在可见光谱中的亮度下降率较低,但有强烈的H-α辐射[11]。进一步来说,它的可见光谱主要是相当窄的氢巴耳末系和 Ca II 发射线再加上强烈的 Ca II H 与 Ca II K 吸收线组成[9]。研究哈伯太空望远镜历史影像得知了该天体准确的前身星亮度上限[9]。结果显示前身星是一颗低质量的主序星,而它的瞬变现象可能是恒星的合并,类似银河系内的麒麟座V838[9]。对该区域历史影像的分析显示这个光学瞬变体有70%的可能性是在800到1300万年前爆发,暗示该前身星如果是一颗演化阶段已离开主序星的大质量恒星,它的质量可能有12到25 M[10]

不过在2008年研究史匹哲太空望远镜的历史资料时,发现了该瞬变体的前身星。它是一颗被尘埃遮蔽的恒星,能量分布类似于半径约300天文单位、温度300 K的黑体,并且光度大约是Lbol ×106 L。这显示该瞬变现象与一颗质量大约是 10 M的恒星爆炸有关,而它的低光度相当于典型的II型超新星。它的光谱特性和灰尘遮蔽的状况让它相当类似NGC 6946内的SN 2008S[9]

史匹哲太空望远镜对 NGC 300-OT 的观测显示它有相当强烈而宽的8μm和12μm辐射。这样的特征也可以在银河系中富含碳的原行星云出现[9]

SN 2010da

2010年5月23日,Monard在NGC 300内发现了一个视星等16等的光学瞬变体,该天体获得超新星的编号SN 2010da[12]。这个光学瞬变体距离NGC 300的中心西方15.9",北方16.8",天球座标是RA:00h 55m 04.86sDEC:-37° 41′ 43.7″[13]

紧接著两组独立的光谱资料则指出它可能是另一次光学瞬变现象,而非超新星,而且其中一组光谱显示它比较可能是高光度蓝变星爆发[14][15],并且使用中红外线波段寻找该天体的前身星[16]。该瞬变现象于9天内下降了0.5到0.7等,下降率远高于同星系内2008年另一个光学瞬变事件[17]

黑洞联星

NGC 300的核心内有一个编号NGC 300 X-1的X射线天体[18]。天文学家认为它可能是由沃尔夫–拉叶星黑洞组成的联星系统,该系统与已确认的IC 10 X-1相当类似[18]。两者的共同特征是轨道周期大约30小时,并且X射线能量达到约1×1038尔格[18]

图片集

注释

  1. ^ 平均值 (1.845±0.125, 1.86±0.07) = ((1.845 + 1.86) / 2) ± ((0.1252 + 0.072)0.5 / 2) = 1.86 ± 0.07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