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用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次性用品

一次性用品免洗式用品免洗性用品抛弃式用品用完即弃物品用完即丢的物品,通常是指一类价廉、不耐用、只使用一次的物品。专门提供便利的一次性用品有:一次性塑料袋、快餐盒、纸杯、卫生筷等等,通常过多地使用这些一次性用品会破坏环境;另外一些是必须的一次性用品,如针筒。而这些都会对环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Thumb
一次性蛋盒

“一次性用品”一词无法与“消耗品”一词混淆,后者广泛则应用于机械领域。例如焊工将焊条、烙铁头、喷嘴、气体等。在过程中逐渐消耗的材料被视为“消耗品”,而一次性产品是在使用后后可以丢弃的物品。

词源

一次性(Disposable)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不可重复使用,但在使用后丢弃”的物品。许多人现在将该术语用作名词或实体,即“一次性用品”,但实际上这仍然是一个形容词。

可支配所得是扣除所有生活费用后,从一个人的工资或支出、储蓄或其他方面支付的剩馀金额;该术语在不同意义上使““一次性”一词,因为可以根据个人的判断自由地“定义”。(即分配或承诺)资金。

材料

Thumb
堆满垃圾的垃圾填埋场

一次性产品通常由塑料棉花聚苯乙烯泡沫等物质所制成。由于复合材料(如层压板)制成的产品难以回收,因此一次性产品通常使用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2004年,欧盟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在垃圾填埋场进行一次性产品的处置。[1]

2021年,澳大利亚Minderoo基金会发布了一份名为“塑胶垃圾制造商指数”的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全球一半的一次性塑料垃圾是由仅20家公司生产的。中国是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最大消费国。[2][3][4]

一次性用品示例

厨房和餐饮用品

Thumb
一次性餐叉
  • 铝箔和铝锅[5]
  • 一次性餐具/饮具(例如盘子、碗、杯子)[6][7][8]
  • 塑料餐具(例如勺子、刀子、叉子、叉子)
  • 一次性桌布
  • 纸杯蛋糕包装纸、咖啡滤纸是可堆肥的
  • 吸管

包装用品

包装通常用于一次性使用。废物等级则要求材料最少化。许多包装和材料都适合回收利用,尽管许多地区的实际回收率相对较低。例如,在智利,只有1%的塑料被回收利用。 包装的再利用和再利用正在增加,但最终容器将被回收、堆肥、焚烧或填埋。[9]

容器形式有盒子瓶子罐子等多种,材质包括塑料金属织物复合材料等。

食品服务用品

Thumb
一次性筷子

自2002年开始,台湾开始采取行动减少机构和企业使用一次性餐具并减少塑料袋的使用。[10]此后几年采取了越来越多的措施来减少垃圾量。 2013年,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全面禁止在全国968所学校、政府机构和医院使用一次性餐具。该禁令预计每年可减少2,600公吨垃圾。[11]

德国奥地利瑞士,已经颁布禁止在大型活动中使用一次性食品和饮料容器的法律。这种禁令自1991年起在德国慕尼黑实施,适用于全国所有城市设施和活动。对于数百人的小型活动,该市则安排一家公司提供餐具和洗碗机设备租赁服务。部分通过这项规定,慕尼黑减少了吸引数万人参加的慕尼黑啤酒节产生的大量废物,从1990年的11,000公吨减少到1999年的 550吨。[12]

中国每年生产约570亿双的一次性筷子,其中一半出口到外国国家。大约45%是由树木制成的:大约380万棵木棉桦木云杉,其馀的是由竹子制成的。日本每年则使用约240亿双一次性用品,全球使用量约为800亿双,共约140万人使用后便丢弃。餐厅的可重复使用筷子的使用寿命为130餐。一些国家目前为减少这种浪费的行为而进行相对应措施。[13][14]

以色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性食品容器和餐具的国家。每个月,共有有2.5亿个塑料杯和超过1200万个纸杯被在该国家使用、制造和抛弃。因为在以色列没有关于制造或进口一次性食品容器的法律。[15]


医疗和卫生用品

Thumb
一次性剃须刀
Thumb
一次性牙刷
Thumb
一次性电子
Thumb
一次原子笔

世界各地的医疗、外科制造商也经常生产大量一次性使用的物品。[16]主要原因是预防人口感染上控制;当一件物品仅使用一次时,物品就不会将透过传染至后续患者。任何类型的医疗设备制造商都有义务遵守众多标准和法规。在多数仪器或设备包装上,也经常标示普遍认可的符号为“不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或“仅使用一次”。代表符号为数字2。

一次性物品的例子包括:

一次性灌肠剂及类似产品[20]

电子用品

国防和执法

  • 塑胶手铐

其他消费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