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一粒钟真人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粒鐘真人蘇
Remove ads

一粒钟真人苏》系列(英语:So Real Time Cooking Series)是由香港有线电视拍摄及制作的烹饪饮食节目,2005年首播,逢星期六晚上八时整播映。本节目的主持人为苏施黄,(由于苏施黄患病,曾于2005年底短时间停播,节目改为《昭君出菜》);节目的幕后工作人员偶然也会出镜,包括助手Moon(吴月)、摄影师阿志、聪明人、龙虾哥、虾仔(第一辑)/阿心、为食精、佐治(第二辑)等等。

事实速览 一粒钟真人苏系列 So Real Time Cooking Series, 类型 ...

节目注重每个烹调细节,并教授个别技巧。节目曾邀请家庭观众一同教授烹饪,也曾设即场电话解答时段。

2006年夏天播映《一粒钟曼谷真人苏》(1集)及《一粒钟马来西亚真人苏》(2集),与Moon到处找寻当地美食;节目于2006年10月28日暂停。

2007年5月,香港有线电视华纳音乐联手推出第一辑的2张DVD影碟,口号为“岂止是烹饪影碟咁简单!”。

Remove ads

意见

苏施黄的主持风格和其饮食节目极度争议,一向为人垢病。2006年,苏施黄在有线娱乐台主持饮食节目《一粒钟真人苏》时,闹人闹到街知巷闻,但她当众在食肆内破口大骂,污言秽语,制造噪音,挖苦别人,鼓吹“无礼貌文化”;投诉亦指责苏施黄处事不公,对食肆的评价不中肯,有收受利益之疑;又曾在节目内大谈变性手术,谈得十分露骨,被市民投诉,最后更被广管局强烈劝喻作警告。

第二辑播放后,有讨论区之网友认为节目质素未如理想及星岛日报专栏曾批评节目是“一粒钟,失望苏!”,并希望回复第一辑之模式。但也有网友认为节目出色,并“次次捧场”。

节目模式

第一辑

一粒钟真人苏主要教授广东上海传统家庭小菜,如广东仁缅酱、煎鲮鱼饼,上海的片糖薰鸡、马兰头及香葱爆蚕豆等;主持人苏施黄也会教授她在童年时之家厨何翩煮给她吃的煎汉堡扒、“碌杰”炸薯波及“井”薯蓉等;一般每集也教授三道小菜,但是有时也有其中一款是粥、汤或饮品,如2006年2月25日的薄荷叶茶、2006年7月29日的白苦瓜汁及2006年5月20日的鲍鱼鸡粥;节目中每个烹调细节包括“洗”、“切”、“选”也摄影在内,还包括主持人苏施黄和阿MOON及各摄影师谈天及玩乐的情节,节目片头和片尾更播出苏施黄与助手阿MOON到街市中买材料及和街坊谈天的片段,当煮完菜后,苏施黄、阿MOON及各摄影师都会吃当日煮的菜,作出评论,并作出总结。一粒钟真人苏之模式不同其他电视台的传统电视烹饪节目模式,在观众眼中为“非一般”的烹饪节目。[1] 本辑于有线A台(现改称有线第1台)或有线新知台播放时,改名《阿苏煮食60分钟》或《60分钟真人苏》。

各集示范菜式

各集示范菜式如下[2][3]

更多信息 集次, 播出目期 ...
Remove ads

制作人员

Thumb
助手阿MOON
Thumb
摄影师“聪明人”
Thumb
摄影师“阿志”
  • 助导:吴月
  • 摄影:聪明人﹑阿志
  • 报幕员:罗颂华

第二辑

2007年1月13日复播第二辑,改为全外景节目,介绍食店及购物热点,由苏施黄陪同泰山(初期)与Chris(商业电台主持基斯)(2007年5月至2007年10月)为主持。2007年4月更换全新版面,并且每隔两集设立“饮食包青天”(踩场)环节,苏施黄会特别采访一些店主开设的食肆,并且严格地为食肆中的精选菜式进行评级。在2007年7月开始,加开“踢窦”和“翻兜”环节,前者观众可透过电邮邀请苏施黄到家中评级观众烹调的食物质素,亦会与观众玩游戏。后者苏施黄会再次回到之前介绍过的店铺,进食他们的食物,以监测该店铺的食物质素有否退步。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