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丁大卫 (外交官)

美国外交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丁大衛 (外交官)
Remove ads

丁大卫(英语:David Dean,1925年8月25日—2013年10月27日),美国外交官,出生于纽约市,曾任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

事实速览 丁大卫 David Dean, 美国在台协会第4任台北办事处处长 ...
事实速览 学历, 经历 ...
Remove ads

生平

丁大卫在纽约出生长大。[1]高中求学时代结束后,于1943年,他加入了美国海军的短期培训储备军官计画,简称V-12海军学院培训计划。丁大卫与妻子丁玛丽育有两子——丁荷生英语Kenneth Dean (academic)与丁台生(Thompson Dean)。[2]

军职时期

1943至1948年间,他是一名美国海军飞行员英语United States Naval Aviator日本投降后,他随同第七舰队移防青岛,并随著舰队靠港辗转到过上海香港基隆婆罗洲新加坡槟城,使他对于中国东亚产生了兴趣。在青岛的时候,他第一次见到蒋介石[2]

[3]

外交官时期

1948-1951年哈佛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军职退役以后,他到哈佛学习英国历史与文学,以完成学业;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拉丁美洲研究,取得硕士学位。

1951年底,他通过了外交官考试,在约二到三个月的训练后,他分发到马来西亚吉隆坡,担任行政官与领事官;1954年,他调到荷兰鹿特丹,并与妻子玛丽相识结婚;1956年底,他回到华盛顿,参加了外交政策学院约六个月的培训课程;1957年7月,他到台中的美国外文语言学校学会了汉语广东话,并且能娴熟使用。在这两年期间,他经历了刘自然事件金门炮战等重大事件。1959至1962年,他调派到香港;1962至1966年,他回到华盛顿,担任美国国务院亚洲共产事务处的基层人员,在此期间,他是美国与中共在华沙会谈中的美国大使顾问,并于其后升任为副处长。[4]

1966至1969年,他前往台湾担任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维基数据Q115782902政治参事代办。1969至1970年,他参加了外交政策学院高级班的一年课程;1970年,他接替翟浩然(Harald W. Jacobson)担任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副总领事[5],于6月30日到任后亦曾暂代总领事职务[6]。驻港任期至1974年结束后,于1976至1978年间担任美国在华联络办事处副馆长,期间经历了唐山大地震[7];其后,他参与了与中共谈判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台湾关系法与对台军售等;并在其奔走下,美国成立了美国在台协会,作为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后的延续实质关系管道。[8]

美国在台协会

他于1979年1月自国务院退职,转担任美国在台协会的首任理事主席兼执行理事[9],期间发生了美丽岛事件,他奉美国政府之命向蒋经国交涉,也注意到了林宅血案,他作为理事主席一直到1986年。1987年至1989年,他转任该协会的台北办事处处长。[10]

退休至晚年

担任蒋经国基金会华府办事处顾问,陶涵(Jay Taylor)的两部有关蒋氏父子传记《蒋经国传》(The Generalissimo's Son: Chiang Ching-kuo and the Revolutions in China and Taiwan)与《蒋介石传》(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就是在他力邀下促成的。[11]

回忆录《非官方外交》(Unofficial Diplomacy)于2014年底出版。

荣誉

外国勋章奖章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