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丁𬀩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丁𬀩仁(?—1181年),字藏用金朝官员,大兴府宛平县(今北京丰台区一带)人。

曾祖父丁奭,祖父丁惟寿,父亲丁筠。丁筠凭借吏员身份补任州县官职,所到之处都有政绩良好的声望,后来退休,闭门不出,乡里有发生争斗诉讼的人,不找官府而到丁筠家中请他评判。丁𬀩仁性情淡泊、欲望很少,除了读书,没有其他爱好。辽朝末年躲避战乱时,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也从未放下书本。皇统二年(1142年),丁𬀩仁考中进士,调任武清县丞武清县经历战乱后,没有学校,丁𬀩仁召集县中优秀子弟,教他们读书,百姓都欣然赞同。后来丁𬀩仁调任磁州军事判官,当时朝廷派遣使者考察官吏政绩,他因廉洁被暂代磁州知州事务。升任和川县令后,前任县令软弱无能、不管政事,一群品行不端的人违法犯禁却毫无顾忌。丁𬀩仁明确法令禁令,这些人都收敛行为,有的甚至逃到其他县躲避。有个叫董佑的人最为强悍,却敬畏服从丁𬀩仁,用刀斩断手指,发誓终身不再犯法。丁𬀩仁每次都会提前与百姓约定缴纳租赋的期限,和川县的租赋总是比其他县先完成缴纳。丁𬀩仁历任北京推官,两次升迁后任大理司直,因亲人去世辞官守丧,不久后被起用复职。大定三年(1163年),他被任命为定武军节度副使,当时节度使、同知都空缺,丁𬀩仁处理政务时,没有积压的案件。后来他改任大理丞、吏部员外郎,转任户部郎中。当时贾少冲刑部郎中金世宗对左丞相纥石烈良弼说:“贾少冲为人温和迟缓,不适合担任刑部的官职,商议一下替换他的人选吧。”于是任命丁𬀩仁为刑部郎中。后来丁𬀩仁因尚厩局官员私自使用官府草料一事受牵连,违反规定被交付大兴府审问,因此被解职。不久后他改任祁州刺史,祁州是定武军的支郡,当地士人百姓听说丁𬀩仁来任职,纷纷在州界上排队欢迎,队伍接连不断[1]。丁𬀩仁后改任同知西京留守事,到任后首先兴办学校,明确培养人才的方法。大定十六年(1176年)官至少中大夫、同知西京留守、大同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事、上轻车都尉、济阳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赐紫金鱼袋[2]。升任陕西西路转运使,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在任上去世。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