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有
Remove ads

三有,为佛教的术语,对于的三种分类,即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1]

  1. 欲界有:就是在五尘中见闻觉知的心,处处作主的心,就是能了知、能领受的觉知心。
  2. 色界有:就是一念不生的心,作主的心。
  3. 无色界有:也是上面这个心,但离开了色法,没有色身,只剩下长住于定境法尘的极微细了知心。

是指有情众生。有情众生都在三界中生死轮回,三界外没有众生、没有佛法。在佛陀时代常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佛门四众因修解脱行证道成为阿罗汉,自知自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解脱。解脱知见知真。’其中后有即是往后不再受三界有的身体,由三界中完全消失而说为入无馀涅槃[2]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亦说: 诸佛三界有的业报都已经究竟尽,没有剩馀[3]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