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毛别棕熊袭击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毛别棕熊袭击事件(日语:三毛別羆事件/さんけべつひぐまじけん Sankebetsu higuma jiken */?)是一件日本棕熊袭击当地住民事件,发生于1915年(大正4年)12月9日至12月14日,地点位于北海道苫前郡苫前村三毛别(现为苫前町三渓)六线泽。[1]事件中,一只东北棕熊连续两次袭击当地的拓荒村落,造成7人死亡、3人受伤。最终,这只棕熊由猎人山本兵吉击毙。[2]

该事件亦被称为三毛别事件、六线泽熊害事件、苫前罴事件或苫前三毛别事件。它被认为是日本史上有纪录的最严重的棕熊袭击事件。[3]
事件经过

该起事件发生的地名“三毛别”源自爱努语,意为“向下游排放的河流”(原文为“サンケ・ペツ”)[4][5][a]
六线泽曾是当地的拓荒集落,位于现在的留边蘂州上游地带。距苫前中心部约30公里的东南方,当时共有15户人家[10]。
经过
1915年(大正4年)11月上旬,池田富蔵家附近出现一只棕熊,屋檐下的玉米遭到破坏。11月20日未明,棕熊再次现身,虽未造成实质损害,但富蔵开始切身感受到熊的威胁,忧心必须采取防范措施[11]。11月30日,富蔵请来两名猎人谷喜八与金子富蔵埋伏。棕熊再次出现,虽受伤但最终逃脱,当晚,长男富吉与妻子留守家中,次男亀次郎(当时18岁)与三名村民追踪棕熊至鬼鹿山方向,但未能抓获。[12]。
12月9日,太田三郎家发生袭击。留在家的同居妻阿部マユ,以及因父母出远门而寄宿于太田家的莲见干雄(6岁)遭到棕熊攻击,这是整起事件中的第一次致命袭击。
当日,太田三郎与长工长松要吉外出务农,阿部与干雄留在家中挑拣红豆。三郎返家时,发现干雄坐在围炉里旁,原以为孩子在睡觉。走近后才惊见其喉部与颞侧各有一个拇指大小的洞,已经死亡[13]。屋内还留有大量血迹,棕熊似乎拖著阿部的身体经过土间,并从窗户离开,窗框上缠绕著数十根疑似阿部的头发[14][15]。村民接到通知后赶到现场,推测袭击发生于上午10点半之后,阿部的遗体可能已被棕熊带走作为食物。由于接近日落,追踪棕熊已经太迟,居民无法采取任何措施[15]。
太田家的惨案在三毛别地区引起极大震撼。隔日12月10日约9时,住在上游的齐藤石五郎带领家人前往下游的明景家避难,并组成30人猎熊队开始追踪棕熊,目标是猎杀熊并寻回阿部遗体。队伍在森林中遭遇棕熊,尝试以猎枪攻击,但除一把枪外,其他枪械因保养不当无法使用[16]。
棕熊受惊逃离后,猎熊队在库页冷杉处找到阿部的残缺遗体,只剩膝下穿著黑色足袋、葡萄色脚绊缠绕的部分,以及部分头颅,随即收容[16]。队伍中有经验丰富的猎熊人、日俄战争老兵山本兵吉,认出棕熊胸前有斜线白斑,推测为曾袭杀三名阿伊努族女性、后被部落猎人驱赶的恶熊“袈裟懸け”[b]。明景曾想托兵吉再入山猎熊,但兵吉已将其战时缴获的俄制莫辛-纳甘猎枪典当换酒钱,作罢。
Remove ads
同日夜晚,太田家为干雄与マユ举行了通夜仪式,但因村民畏惧棕熊再次袭来,参加者仅有六线泽的3人、三毛别的2人、干雄的双亲及其亲友,以及丧主太田三郎,共计9人[16]。约晚上8点30分,棕熊闯入太田家,现场人员惊慌逃窜。有人爬上梁,有人冲向屋外,场面极为混乱[17],幸无人伤亡。守灵的村民以铁罐和猎枪反击,附近居民则用器具敲打发出巨大声响,试图吓退棕熊。干雄的父亲莲见嘉七踏著妻子チセ冲上屋顶梁,踩倒的チセ则由参列者堀口清扶起,才得以逃上梁,嘉七终身感激チセ。距离约300公尺的另一户人家当时有50人用餐,闻声赶来时棕熊已消失,无人受伤。众人随后前往太田宅下游约500公尺的明景家避难[18]。
当时明景家共有11人(若算上齐藤タケ胎儿则为12人):户主明景安太郎(40岁)、妻子明景ヤヨ(34岁)、长子力蔵(10岁)、次子勇次郎(8岁)、长女ヒサノ(6岁)、三子金蔵(3岁)、四子梅吉(1岁)、正在通报事件的齐藤石五郎的妻子齐藤タケ(孕妇,34岁)、三子岩(6岁)、四子春义(3岁),以及寄宿于太田家的长松要吉(59岁)[17]。

(苫前町立郷土资料馆)
约20时50分,棕熊再次出现,伴随剧烈撞击声冲破窗户闯入。ヤヨ发现后喊“谁啊?”才惊觉是棕熊。混乱中,囲炉里与灯火熄灭,棕熊在黑暗中连续攻击在场人员[19]。ヤヨ试图逃出屋外,但为了救吓得腿软的次子勇次郎而折返,背上的四子梅吉遭棕熊攻击。棕熊随后追赶躲藏的要吉,要吉被咬中腰部,其尖叫引起棕熊的愤怒;ヤヨ、勇次郎与梅吉趁隙逃出屋外。棕熊攻击屋内被困者,杀害金蔵、春义、タケ,并咬伤岩造成其重伤。藏在蔬菜堆的タケ被拖出居间,一边哀求“不要破腹!”、“吃喉杀掉我!”,最终失去意识[20][21]
追来的村民到达明景家后,从重伤的ヤヨ与孩子口中得知袭击情况。起初,村民认为屋内无人幸免,打算放火烧屋,但ヤヨ坚持屋内可能有生还者,双方僵持期间,重伤的要吉趁隙逃出。村民分成两队夹攻棕熊,但混乱中棕熊逃脱。最终发现生还者力蔵、ヒサノ、巌,并将枪口指向空中射击,棕熊从玄关冲出后逃向后山[20]。检查屋内时,发现タケ腹部被咬破,胎儿被拉出,但棕熊未对胎儿动手,胎儿当时仍有微弱反应(后来死亡)[22][23]。
此次袭击造成5人死亡(タケ、金蔵、巌、春义及胎儿)、3人重伤(ヤヨ、梅吉、要吉)[24]。力蔵躲在杂谷袋后方幸存,倒在居间的ヒサノ也生还[22]。勇次郎在母亲ヤヨ与弟梅吉重伤的情况下逃脱,奇迹无伤[24]。至此,“袈裟懸け”在两日内已杀害七人、重伤三人。
袭击后,六线泽集落全体居民[25]避难至三毛别的三毛别分教场(后改为三渓小学,现已废校),重伤者则被安置于距下游约3公里的辻家急救,12日送进古丹别沢谷医院。巌在不知母タケ死亡情况下,不断呼喊“妈妈!快抓熊!”并求水约20分钟后死亡[26]。
Remove ads
12月12日,接获斎藤石五郎通报后,北海道厅警察部(今北海道警察)指示管辖的羽幌分署长菅贡组建讨伐队,总部设于三毛别地区长大川兴三吉宅[22]。然而,棕熊巧妙隐藏于林间,短时间内难以发现[22]。三毛别地区区长大川与三吉(当时47岁)、村中长老、驻在所巡查、御料局分担区员及分教场教师商议后,决议由警察出面射杀棕熊。另一方面,明景家惨剧发生时下山报警而外宿一晚的齐藤石五郎,于11日返回三毛别,从下游村民得知全家死于棕熊口下,倒伏在雪地上痛哭不已。
先期调查的兽医师在山道上发现棕熊粪便,内含人骨、人类体毛及未消化的人肉,证实棕熊仍在附近。由于棕熊有取回猎物的习性,队长菅决定利用这一点诱捕棕熊,并向遗族及居民说明作战计画[22]。计画采用的方法是以明景家中遗体作为“饵”引诱棕熊,因此明景家无法清理善后,残缺尸体散发恶臭[27]。作战立刻展开,但棕熊接近房屋时警戒,绕行数周后又返回森林,作战失败[27]。
当村民与警察联手仍无法解决熊害时,警厅终于向军方求援。翌日13日,大日本帝国陆军调动驻扎旭川市的步兵第28连队派遣30名士兵出动。有说法指出,若棕熊在14日前仍未被讨伐,才会动员陆军[28]。由于陆军从旭川前往六线泽需数日时间,短期内仍需警察与居民自行守护集落[29]。同日,避难后的六线泽8户无人住宅遭棕熊入侵,猎人山本兵吉目击其中一户被闯入,但未能射杀[27]。
约20时,值守于三毛别与六线泽交界的冰桥(现称射止桥)[30]的一名守卫发现对岸原本应有的6个树桩,多出一个且微微晃动,感到异常[27]。菅朝该方向呼喊未获回应,判断为棕熊。菅命令射手从对岸与桥上开枪,异影开始移动,随后消失于黑暗中[31]。翌晨发现足迹与血迹,判断受伤的棕熊行动会变慢,遂紧急指派讨伐队沿足迹追捕山中棕熊[31]。另一方面,前日曾目击棕熊的猎人山本兵吉则单独进山,与讨伐队分开行动[32]。
Remove ads
此时,猎熊队成员已达近600人,持有60支以上枪枝,并带有近10条猎犬,对当时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大型行动。猎熊队发现棕熊的脚印与血迹,判断棕熊已中枪,但因开始下雪,队伍决定尽早出发追踪,以免雪覆盖所有线索。山本兵吉在得知恶熊再次杀人后一直心存不安,向当铺借回莫辛纳甘猎枪,再赶到加入队伍。兵吉认为大规模猎熊队会吓跑棕熊,因此只带上另一位熟悉山路的村民,刻意从相反方向入山。
山本先于讨伐队登山,发现棕熊正在注意讨伐队的方向,但未察觉山本的存在。他接近至约20公尺,暂藏于春榆树后,举枪从背后射击,命中棕熊心脏附近[31]。棕熊未立即倒下,而是站立凝视山本。山本保持警觉,再次开枪贯穿棕熊头部。上午10时,造成一连串事件的棕熊死亡,事件宣告结束[33][34]。
自12日起投入讨伐的队员官民总计达600人次,并有超过10头北海道犬参与,使用火枪60丁以上[35]。棕熊遗体由居民以雪橇搬运下山,途中天气骤变,由连日晴天转为降雪及强风[35][2- 1]。村民称此天气为“熊风”,并口耳相传[36]。
被运至三毛别集落的棕熊遗体在分教场接受解剖,胃中发现人肉及衣物等[37]。此外,前来观摩解剖的民众证言,该熊在袭击太田宅前,曾于雨龙郡、旭川附近及天盐国杀害三名女性并食用其肉。胃中亦找到其衣物碎片,证实了证言[38]。[c]。棕熊的毛皮与头盖骨后来交由人保管,但现今下落不明[40]。
后续
头部受伤的ヤヨ逐渐恢复,但遭棕熊啃咬的明景梅吉因后遗症于两年后(1917年8月)不幸死亡。明景勇次郎顺利成长,并在1942年于二战太平洋战争中战死。长松要吉的伤势虽恢复,但隔年春天因意外坠河而亡。家人皆亡的太田三郎放火烧掉家屋,先后迁居羽幌及青森,抵达青森不久后辞世。
杀死棕熊的山本兵吉此后仍继续猎熊,直至1950年以92岁高龄辞世。其孙整理遗物后估计,山本兵吉在猎熊生涯中至少射杀了300头熊。区长大川与三吉之子大川春义(当时7岁)因此事件立志成为猎熊人,在其62年的猎熊生涯中共射杀102头熊[41][42]。
这起事件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出。原因之一是1878年1月11日至12日发生的札幌丘珠事件中,棕熊杀害三人的记录保存得相当完整[43]。高仓新一郎虽在著作中大篇幅报导此事件,但三毛别罴事件仅作补充,且灾害细节存有错误[2- 2][44]。
1961年,当时任职于古丹别営林署的林务官木村盛武认为,“如此罕见的大事件若被埋没,对学术研究亦不利”,于是对30多名相关人士进行访谈及证言收集[45]。在木村的调查之前,由于事件发生于极寒偏远地区,当时新闻报导多有错误,缺乏精确纪录[45]。事件发生50年后的1965年(昭和40年),木村将访谈整理成《獣害史最大の惨剧苫前罴事件》,刊登于旭川营林局志《寒帯林》[45];1994年则出版书籍版《恸哭の谷 戦栗のドキュメント 苫前三毛别の人食い熊》[46][47]。
木村表示,受害者家属斋藤ハマ起初几乎不接受采访。木村第一次前往时,ハマ愤怒地将他赶走;第二次拜访仍被狠狠关门。后来在火车上偶遇一位认识ハマ的乘客,建议木村去田里找他。木村在下一个休息日再次前往,终于在田里见到ハマ。由于身处户外,ハマ不再拒绝,并表示愿意完整提供所知情况[48]。
Remove ads
事件分析
自江户时代后期起,由于制造𬶠粕[d]所需的薪,以及明治以降内陆开拓活动,使野生动物与人类活动范围重叠,被认为是引发本事件的原因之一[52]。

事件发生后,村民点火以避开棕熊,当人们逃到明景家[53]或分教场事件发生后,村民点火以避开棕熊,当人们逃至明景家[54]或分教场避难时,多处点燃了篝火[55]。这些行动反映了普遍认知“野生动物害怕火”,但实际上正如太田、明景两家遭袭时所见,棕熊对火把或篝火并不会有拒绝反应[56]。
棕熊多次瞄准玉米,且先前在其他地区杀害多名女性[38]后,对三毛别的女性衣物亦表现出异常执著[57]。阿部マユ被食害后,棕熊会将食物残馀掩于雪中[58],并多次造访太田家[59],均反映其习性。同时,马匹未曾受到攻击[60]。
明景ヤヨ等因棕熊追逐逃跑的要吉而得以生还,显示棕熊在捕食过程中会反射性追逐逃逸目标[61]。明景ヒサノ与胎儿未遭攻击,并非因棕熊不袭击不动者,而是当时其他食物充足的结果[62][63]。
相关作品
- 小说
- 《领主》(户川幸夫 著):初载于《オール读物》1964年5月号。
- 《罴风》(くまかぜ)(户川幸夫 著):初载于《小说新潮》1965年8月号。
- 《文平与其伙伴 第四话 罴荒れ(くまあれ)》(户川幸夫 著):《北海タイムス》1975年1月25日 - 4月21日连载。
- 《魔王》(户川幸夫 著、旺文社 1978年):以《罴风》为基础改写成少年向作品。
- 《罴岚》(吉村昭 著、新潮社·1977年、新潮文库·1982年)[64]
- 漫画
- 纪录片
-
- 《ダークサイドミステリー“北海道三毛别 棕熊袭击事件之谜”》(NHK / 首播2019年8月1日)
- 小说
-
- 《棕熊之森》(增田俊也 著 / 宝岛社 / 2007年)
- 漫画
-
- 《棕熊之森》全3卷(增田俊也 作 / 奥谷通教 画 / 2008年 - 2009年)
- 上述同名漫画版,故事与本事件无直接关联。
- 《ザ・ファブル》全22卷(南胜久 作 / 2014年 - 2019年)
- 《棕熊之森》全3卷(增田俊也 作 / 奥谷通教 画 / 2008年 - 2009年)
- 故事与本事件无直接关联。
日本类似事件
注释
参考资料
书籍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