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
上海地铁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为上海市西部的南北向径向线,由宝山区的顾村公园站连通至闵行区的紫竹高新区站。本线路具备最高等GoA4级自动驾驶功能,也是上海市一次性开通里程最长的线路。15号线的标志色为 C25 M30 Y45 K10 [1]。
Remove ads
概览
在最初的建设规划中,15号线由陈太路站~闵行区的江川路站,线路全长40.1km,全部为地下线。共设28座车站,平均站间距 1478m。设陈太路停车场和澄江路车辆段。而实际线路起自城市西北部的顾村公园,沿祁连山路—连亮路—桃浦西路—大渡河路—古北路—古羊路—桂林路—老沪闵路—景洪路—银都路—莲花南路走行,止于城市西南部的紫竹高新区站,全长约42.3km,途经宝山区、普陀区、长宁区、徐汇区、闵行区等5个行政区,均为地下线,共设 30 座地下车站,平均站间距1.44km。工程估算总额476.83亿元,技术经济指标11.27亿元/正线公里。全线土建工程于2015年10月开工,2021年1月23日开通初期运营[2]。相比原规划,起终点和线路长度变化,线路北端起点由陈太路站调整至陆翔路镜泊湖路口,南端终点由江川路站调整至莲花南路东川路口。部分地段线路走向调整,陈太路走向调整为祁连山路走向;娄山关路—玛瑙路—红松路走向调整为古北路—古羊路走向;老沪闵路—银都路走向调整为景洪路—银都路走向;上海南站线路走向调整为柳州路—石龙路走向。车站数量由建设规划中的28座车站调整为工可方案中30座车站,共增设4站,取消2站。车辆基地选址由虹梅南路西侧、澄江路以南地块选址移至都庄路西侧、元江路北侧、都会路东侧、横沙河南侧合围的地块内。主变由2座调整至3座。
南延伸段起于紫竹高新区站,终于望园路站,长约10.26公里,均为地下线,计划2027年12月通车[3]。
Remove ads
车辆
15号线列车采用A型车6节编组,设计时速80 km/h,为VVVF交流传动,设计寿命30年。

车站一览
Remove ads
沿革

- 2011年12月28日(祁华路停车场—南大路段)专项规划(调整)公示[5]
- 2013年8月13日 工程报建[6]
- 2014年6月23日 专项规划(草案)公示[7]
- 2014年7月8日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8]
- 2014年9月12日 (锦秋路站—顾村公园站)专项规划方案补充公示[9]
- 2014年10月16日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10]
- 2015年2月17日 南段车辆基地选址专项规划调整[11]
- 2015年3月20日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批前公示[12]
- 2015年4月24日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受理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15年5月8日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批复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15年6月15日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3]
- 2016年8月28日 古浪路站正式开工,为全线第一个开工的车站
- 2019年12月20日 首列车抵达陈太路基地[14]
- 2019年12月29日 全线区间贯通[15]
- 2020年6月19日 全线长轨贯通[16]
- 2021年1月23日 除桂林路站之外所有29座车站开通初期运营[17]
- 2021年5月29日 列车将在桂林路站停车进行开关门测试,但乘客不能下车,也不能与9号线换乘
- 2021年6月27日 桂林路站开通运营
- 2021年12月30日 调整小交路为古浪路站至双柏路站
- 2023年6月9日 南延伸段选线专项规划公示[18]
- 2023年9月19日 南延伸段环境影响评价公示[19]
- 2023年10月18日 南延伸段环境影响评价报批前公示[19]
- 2023年10月31日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受理南延伸段环境影响报告书[20]
- 2023年12月1日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批复南延伸段环境影响报告书[21][22]
- 2023年12月24日 南延伸段开工建设
- 2024年9月21日 华泾西站更名为景洪路站[23]。
Remove ads
争议
在方案公示阶段,该线长宁闵行段由换乘便利的娄山关路-伊犁路-红松东路方案更改为工程难度低但牺牲换乘功能的古北路-古羊路方案,而宝山段则因实施条件差放弃了原定的终点站祁华路站,而是以锦秋路站替代,使得线路无法与7号线换乘。市民就该线路的换乘站设置问题建议较集中,特别是娄山关路站(工程名天山路站)无法与2号线换乘(实际上该站在设计初期便有预留换乘通道,只是工程名与既有站不同)。另外,也有不少市民反映该线无法与10号线伊犁路站换乘。规划部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并未敲定换乘方案,公示结束后将进一步优化修改,不排除对部分车站位置调整。”最终方案将综合考虑,权衡可实施性与居民出行便捷[24]。
在2014年9月12日公示的方案中,与7号线的换乘问题通过由原来的终点站锦秋路站通过延伸一站至顾村公园站得以解决。根据上海市隧道股份微信公众号2018年12月10日对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该公司在建工程的报道中,提及未来天山路站是本线路与2号线的换乘枢纽[25],最终天山路站定名为娄山关路站,并与2号线实现虚拟换乘[26],而站内的换乘通道则通过改造两线路车站间商场地下室实现,已于2024年12月31日开通。而红宝石路站(工程名古北路站)至10号线伊犁路站的换乘通道则由于工程难度过大而被取消,两线间无法实现相互换乘,对乘客出行造成有一定的困难。
Remove ads
运营事故
2021年5月20日,根据官方通报,由于娄山关路站至华东理工大学站区间积水,上海地铁15号线限速运行,预计延迟25分钟以上,并于11点37分启动轨道交通蓝色预警[27]。受影响的乘客可获取致歉信。运营恢复正常后,蓝色预警撤销。
2022年1月22日,一名乘客在祁安路站因故身亡。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