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下多瑙帝国大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下多瑙帝国大区
Remove ads

 下多瑙帝国大区(德语: Reichsgau Niederdonau )是纳粹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后设立的行政区划,管辖下奥地利州布尔根兰州波希米亚东南部、摩拉维亚南部等地区,后来德温佩特扎尔卡也纳入其中,存在于1938年至1945年之间。

事实速览 下多瑙帝国大区 Reichsgau Upper Danube, 国家 ...
Remove ads

历史

纳粹大区制度最初是在1926年5月22日的一次党代表大会上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对党的结构的管理。从1933年纳粹夺取政权后,大区逐渐取代德国各州成为基础行政区划[1]。1938年3月12日,纳粹德国吞并了奥地利,5月24日,奥地利各省被重组,由7个纳粹的帝国大区取代[2]。根据1939年4月14日和5月1日生效的《奥斯特马克法》(Ostmarkgesetz),奥地利大区被提升为帝国大区的地位,他们的大区长官随后也被称为帝国代理长官(Reichsstatthalters)[3]

每个大区都由一名大区长官负责,大区长官拥有广泛并且越来越多的权力,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当地的大区长官负责宣传和监视,从1944年9月起,他们还负责冲锋队和大区的防御工作[1][4]

在下多瑙帝国大区存续期间,大区长官一职一直由错误:语言代码“Hugo Jury”不存在担任。 [5] [6]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