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下市口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下市口站(日语:下市口駅/しもいちぐちえき Shimoichiguchi eki */?)是位于奈良县吉野郡大淀町下渕,近畿日本铁道(近铁)的吉野线车站。在车站编号为“F52”。

车站名称是来自吉野川(纪之川)中途经的下市町(详细参阅#站名由来)。除车站附近的大淀町和下市町外,设有巴士路线连接在下市町以南的黑泷村、天川村。在公共交通上,是黑泷、天川村的玄关口。
在开业当初,在附近森林中出产木材并经此站运送货物,使占了一个重要的地位[1]
Remove ads
历史
- 1912年(大正元年)10月25日 - 吉野轻便铁道(为近铁吉野线的前身)吉野口站至吉野站(现时为六田站)之间开业[2]。
- 1913年(大正2年)5月31日 - 吉野轻便铁道改名为吉野铁道[3][4]。
- 1929年(昭和4年)8月1日 - 大阪电气轨道与吉野铁道合并,成为大阪电气轨道吉野线的车站[2]。
- 1941年(昭和16年)3月15日 - 大阪电气轨道与参宫急行电铁合并,关西急行铁道成立,成为关西急行铁道吉野线的车站[2]。
- 1944年(昭和19年)6月1日 - 关西急行铁道与南海铁道(为南海电气铁道的前身)合并,成为近畿日本铁道吉野线的车站[2]。
- 2003年(平成15年)3月6日 - 取消在此站为终点站的定期列车。
- 2007年(平成19年)4月1日 - 车站可以使用PiTaPa[5]。
- 2010年(平成22年)3月19日 - 在此站为终点站的定期列车复活。
车站名称是来自车站附近的吉野川(纪之川)南岸为下市町。在古时,下市为奥吉野的入口,商业十分发达,为吉野地区的商业中心。现时,连接此站至下市町之间,越过吉野川的桥梁名为千石桥,在江户时代以木制造。桥粱名称据说是由于每日都运送一千件石头而来。在明治时代,桥梁改为桁架桥制造。另一方面,位于此站的大淀町在当时为村,在村内铁路沿线都是农业为主。当车站启用后,在站前至千石桥之间开设了下渕商店街,而此商店街的规模愈来愈大,甚至超越下市。随后,由于森林业衰退,使下市町人口开始减少,同时大淀町内开始发展住宅区,使人口增加。在现时,大淀町的规模变得很大。另外,由于汽车普及,于大淀町内的大型商铺由车站附近迁移至离车站较远的地方,使下渕商店街开始衰退。此外,至今还未有站名变更运动。
车站构造
车站设有1面1线的单式月台和1面2线的岛式月台,合共2面3线的混合式月台,可进行列车交会。月台可容纳4卡车厢。车站大堂于月台南边(于上行3号月台侧边)。设有站内平交道连接车站大堂与岛式月台(1、2号月台)
2号月台为下行本线,3号月台为上行本线,1号月台为待避线。
特徴
在此站上下车人次
以下列出近年来1日中上下车人次[9]:
- 2018年11月13日:2,341人
- 2015年11月10日:2,814人
- 2012年11月13日:3,177人
- 2010年11月9日:3,203人
- 2008年11月18日:3,493人
- 2005年11月8日:3,989人
使用状况
- 以下会列出下市口站的使用状况变迁[10][11]。
- 一年乘车人次以人作单位。更适合用于比较年度数据。
- 上下车人次调查结果是在任意1日记录,以人作单位。但需注意,由于在调查日的天气、活动等原因,使数字变动会比一年乘车人次为大。
- 当中,最高値会使用红色,在最高値记录年度以后的最低値使用青色、在最高値记录年度以前的最低値使用绿色作标记。
Remove ads
车站周边
- 吉野警署下渕岗亭
- 奈良交通下市讯问处
- JA奈良下市口站前分店
- 下渕商店街
巴士路线
最近车站的巴士站,在站前以及站前道路对面。巴士站名为下市口站。以下路线均由奈良交通营运。
相邻车站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