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不做告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不做告别(韩语:작별하지 않는다)是韩国作家韩江创作的小说,出版于2021年。[1]内容围绕两位女性,作家庆荷、纪录片导演仁善展开,庆荷受仁善之托前往济州岛,展现了济州四·三事件对受害者家庭的遗留影响。韩江将这部小说视为前作《少年来了》(韩语:소년이 온다)的对应。[2]

事实速览 不做告别, 作者 ...

情节

小说以独自生活在首尔的女性庆荷的视角展开。她得知长期好友仁善因工作事故住院后,前往病房探望。仁善恳请她前往济州岛的家中照料自己的鸟——阿玛。为完成这一嘱托,庆荷踏上旅程,在暴雪中穿越济州岛。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确保阿玛存活的过程中,她逐步揭开仁善的家庭往事,并直面这座岛屿所承载的惨痛历史。

济州四·三事件

历史

二战结束后,日本撤出济州岛,美国建立了由驻朝鲜美军政厅管辖的统治,以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崛起。[3]当时济州岛因人口剧增,经济困难加剧,失业、物资短缺、霍乱等问题引发社会不满。1947年三一节,警察向示威群众开火,造成六死八伤,激化民怨,引发南朝鲜劳动党的“反警察”运动及大规模罢工。美军政当局将其归咎于共产势力煽动,强化镇压,逮捕数千人。1948年4月3日,南劳党武装发动袭击,反对单方选举,美军与李承晚政府展开血腥镇压,屠杀岛民,并实施焦土作战。1948年11月济州岛进入戒严,大规模屠杀持续至1954年,数万人在此事件中死亡。[4]

小说

《不做告别》的背景设定在济州四·三事件数十年后。主人公庆荷受好友仁善之托踏上旅程,书中提及了济州岛的历史,并涉及满洲国军的暴行、保导联盟事件韩国参战越南战争。韩江在出席诺贝尔文学奖典礼时说:

直至2021年秋季《不做告别》出版前,我始终在思考两个核心问题:为何世界充满暴力与苦难?但同时,世界又为何如此美丽?长期以来,这种矛盾与内在的挣扎正是推动我写作的动力。[5]

韩江的作品关注战后韩国历史中的暴力事件。前作《少年来了》同样探讨了光州事件的影响。[6]在《耶鲁评论英语The Yale Review》中,作家兼教授Yung In Chae在评论韩江获得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时写道:

这正是韩江的力量:她仅仅是凭借纸笔,扮演着受国家暴力迫害者的记忆载体,将那些创伤传递给继承了痛苦,却未必知晓真相的后人。她让痛苦变得清晰、不可磨灭,充满意义。[7]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