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和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和庄
Remove ads

中和庄(日语:中和庄ちゅうわしょう Chūwa Shō)为台湾日治时期1920年10月至1945年10月间存在之行政区,隶属台北州海山郡,庄名取自中坑的“中”与漳和的“和”[1],为今新北市中和区永和区(合称双和地区)。

事实速览 中和庄, 国家 ...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中和庄在清治时期及日治时期初期属摆接堡的20个,在1901年11月11月隶属台北厅枋桥支厅,在1901年12月7日被划入台北厅的“第22区”、“第23区”[2]。在1904年4月1日,此20庄整并为漳和庄、中坑庄、四十张庄、外员山庄、员山仔庄、永和庄、龟仑兰溪洲庄、潭墘庄、南势角庄、秀朗庄等20庄[3]。1906年1月1日,第22区及第23区合并为“枋藔区”,区长役场位在漳和庄[4]。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区废除,街庄改为大字;前述10庄合并为台北州海山郡“中和庄”,辖域内分为中坑漳和四十张外员山员山子南势角永和龟仑兰溪洲潭墘秀朗十个大字[5][6]

  • 中坑大字下有“牛埔”、“灰磘”小字名。
  • 漳和大字下有“枋寮”、“二八张”、“山脚”、“庙子尾”、“瓦磘”小字名。
  • 永和大字下有“水尾”、“芎蕉脚”小字名。
  • 龟仑兰溪洲大字下有“顶溪洲”、“下溪洲”小字名。
  • 秀朗大字下有“尖山脚”、“下秀朗”、“虎吼口”小字名。
  • 南势角大字下有“顶南势角”、“外南势角”、“横路鹿寮”小字名。
  • 潭墘大字下有“潭墘”、“店子”小字名。

二战后,中和庄改制为台北县中和乡。1958年,龟仑兰溪洲大字之全部,及潭墘秀朗两个大字之一部分独立组成“永和镇”(今永和区),其馀仍称中和乡。1978年,中和乡改制为“中和市”。2010年12月25日,中和市、永和镇因台北县升格为新北市而均改制为市辖区

更多信息 1901年, 1906年[4] ...
Remove ads

庄长

更多信息 任次, 姓名 ...

大事记

  • 1922年4月1日,设立漳和公学校溪州分校。
  • 1927年4月1日,漳和公学校溪州分校独立为溪州公学校
  • 1927年,板桥邮便局开办电话事务。
  • 1927年,圆通禅寺建寺。
  • 1929年,庄长江赞庆捐出2500圆设立中和庄图书馆。
  • 1934年,设置枋寮临时公有市场。
  • 1937年2月,跨越新店溪连结台北市与中和庄的川端桥(今中正桥)竣工,龟仑渡因此废止。
  • 1938年5月13日,海山神社举行镇座式落成。

人口

更多信息 大字别, 内地人 ...

设施

  • 中和庄役场:位在中和庄漳和字枋寮
  • 漳和公学校→漳和国民学校(1908年设立,1946年更名为中和国民学校
  • 溪洲公学校→溪洲国民学校(1922年设立,1968年更名为永和国小
  • 台北陆军病院中和分院
  • 枋寮警察官吏派出所
  • 溪洲警察官吏派出所
  • 员山警察官吏派出所
  • 南势角警察官吏派出所
  • 板桥水道
  • 中和信用购买利用组合

旧迹名所

  • 炮药仓:位于永和字芎蕉脚庄的清代火药库遗址。
  • 瓦磘:1853年与1859年爆发泉漳械斗的地点。
  • 猫英鲫鱼方肠:永和字水尾溪(一名猫英)自古以来即有方肠鲫鱼栖息。定为台北八景之一。
  • 圆通寺
  • 海山神社
  • 网溪别墅
  • 中和八景:尖山晚渡、璧湖石怪、潭墘甘泉、石门滩音、福和钟声、员山远眺、网溪泛月、永和暮潮[8]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