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比利时关系
雙邊關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国—比利时关系(荷兰语:Chinees-Belgische betrekkingen;法语:Relations entre la Belgique et la Chine 或 Relations sino-belges),是指历史上的中国与比利时,以至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比利时王国之间的双边关系。
历史
中国与比利时的往来,可追溯至17世纪。[2]1885年起,清朝开始向比利时派驻钦差大臣。首任钦差大臣名为许景澄,于1885年12月16日正式上任,初时,驻比国钦差大臣一职为兼职,自1902年杨兆鋆上任起改为专使。[3]于八国联军之役期间,比利时虽然未有派兵,却为《辛丑条约》之签署国之一。后来比利时在天津开设了租界。
比利时于1913年10月6日承认中华民国。首任中华民国驻比利时公使为王广圻,于1913年11月14日上任[4]。由于中国对收回天津比租界的声音强烈,同时租界亦面临财政危机,因此1927年1月比利时表达了交还天津比租界的意愿,最后中华民国在1931年1月15日收回天津比租界。中比关系于1937年6月1日升为大使级[4][5]。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比利时继续承认于台湾之中华民国政府为中国之合法政权,直至1971年10月25日,因比利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华民国与比利时断交。同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国大使黄镇与比利时驻法国大使罗贝尔·罗特希尔德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邦交[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比利时王国建交后,双边关系发展顺利,[6]两者间进行了数次要员互访。比利时的访华人士包括国王阿尔贝二世(2005年)、首相德阿纳(1998年)与伏思达(2002年)、[7]菲力浦亲王(后登基为国王)也曾于2000年时亲率200多人的经贸代表团赴华。中国方面,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则于2004年正式访比,与比方互签政治对话加强联合声明。2014年3月,习近平成为首位访比的中国国家元首,他在此次国事访问中参访了欧洲联盟总部,并与比利时政府共同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8]
比利时国家安全局于2023年发布的情报报告称,中国以明面暗面各种方式试图影响比利时政府的决策,其中包含间谍、经济勒索、认知作战等。[9]
前比利时参议员弗兰克·克雷耶尔曼被指控自2021年起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间谍贿赂,并借此试图影响比利时以及欧盟政治。后其政党弗拉芒利益将他开除。[10][11]
在比利时联邦议会通过决议谴责中国对台湾的侵略并建议政府加强与台湾的关系后,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列表曹忠明警告比利时不得违反一个中国政策以及支持台独势力,并称比利时此举是在玩火。[12]
比利时联邦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Els Van Hoof于2024年称,中国透过电子邮件骇入她的笔电长达3年,而外交委员会副主席赛缪尔·科格拉蒂也遭中国间谍骇入。[13][14]
经贸关系
比利时为中国在欧盟之第七大经济伙伴[6]。在2013年1月至5月,中国和比利时双边贸易额为100.7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比利时出口额为62.7亿美元,而比利时对中国出口额为38亿美元[17]。
截至2007年6月,比利时在中国投资了682项项目,实际投入了9.4亿美元;而中国则在比利时引进技术项目682项,合同金额为25.24亿美元[6]。
1983年,中比两国签订《合作发展议定书》,比利时对华援助项目31项,涉及金额4000万美元。比利时亦为首个向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的西欧国家[6]。
文化关系
1980年,中比两国签订文化合作协定。200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比利时建交35周年之际,时任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曾率团访问比利时[18]。
现时中国在比利时设立了三所孔子学院,分别位处布鲁塞尔、列日大学及鲁汶工程联合大学[6]。其中设于布鲁塞尔的孔子学院由比利时中国协会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合办[19],为中国于欧洲设立的第二所孔子学院[6]。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