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深空测控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国深空测控网(英语:Chinese Deep Space Network,缩写:CDSN),又称深空探测工程、中国深空探测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开展月球和行星等深空探测任务而建设的大型天线和通讯设施网络[1][2]。该网路在嫦娥1号任务中首次投入使用[3],之后被用于支援中国探月工程和中国火星探测任务[4][5]。
![]() |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20年12月24日) |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7年8月29日) |

网路
在2007年,这个网路包括:
- 在新疆喀什和山东青岛的航天测控站(36°11′42.70″N 120°18′10.62″E)。
- 在喀什和青岛地面站附属的18米天线。
- 在北京密云的50米的天线(40°33′27.79″N 116°58′33.11″E)。
- 在昆明凤凰山的40米天线(25°01′38.63″N 102°47′45.82″E)。
- 在乌鲁木齐南山的25米天线(43°28′17.51″N 87°10′41.36″E)。
- 在上海佘山的25米天线(31°05′56.90″N 121°11′58.49″E)、天马镇的65米天线(31°05′31.99″N 121°08′10.10″E)
计画在2012年前改进,以支援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将包括[6]:
- 将喀什和青岛的地面控制站升级,并在佳木斯增建深空地面控制站。
- 在喀什控制站建造新的35米天线。
- 在佳木斯建造66米天线(46°29′37.18″N 130°46′15.54″E)。
2014年,中国与阿根廷政府签署协定,在阿根廷内乌肯省拉斯拉哈斯市建深空测控站——阿根廷深空站(CLTC-CONAE-NELQUEN),该站拥有一座35米直径天线(38°11′29.4″S 70°08′57.7″W), 于2017年落成并投入使用,用于中阿双方对外层空间的和平开发和利用,这是中国在海外的首个深空测控站[7]。
2020年4月25日,天津武清站70米口径高性能接收天线GRAS-4(Ground-based Regional Augmentation System-4,地基区域增强系统-4)的轮轨式全可动卡塞格伦天线(39°32′12.75″N 117°05′52.24″E)吊装完成,供天问一号讯号接收之用[8]。按照计划,GRAS-4天线将与北京密云站GRAS-1(50米口径)和GRAS-3(40米口径)、云南昆明站GRAS-2(40米口径)等天线联合观测,同时接收数据,以达到最大的接收性能指标,再进行数据合成,从而提高星地链路传输码速率,为中国获得更多的科学数据和更有显示度的科学成果提供基础,协助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9]。
2020年11月18日,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经过近两年建设,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首个深空天线组阵系统在喀什深空站建成并完成(38°25′22.53″N 76°42′52.60″E)各项调试测试工作,于近日正式启用后投入到天问一号、嫦娥四号测控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在喀什深空站新建3座35米口径天线,与原有的1座35米天线组成4×35米的深空波束波导天线(BWG)组阵系统,达到等效66米口径天线的数据接收能力,探测距离和接收灵敏度较现有设备将得到大幅提升,为我国执行各类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有力测控支持[10][11]。
2023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主导建设的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建设专案,在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马鞍山林场启动。未来该射电望远镜建成后,将与今年9月15日启动建设的日喀则(萨迦县扯休乡陈村和桑珠孜区聂日雄乡加列村)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上海65米天马望远镜、上海25米佘山望远镜、云南昆明40米望远镜、乌鲁木齐南山26米望远镜和上海VLBI数据处理中心一起,共同构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六站一中心”观测网,即“等效口径”拓展至约3800公里。从而有效改善和提升中国大陆现有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构型、增强观测能力,更好地服务中国大陆深空探测的测定轨任务[12]。
新疆奇台110米射电望远镜、云南景东120米射电望远镜、吉林桦甸120米射电望远镜是深空探测网中的新一批射电望远镜,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全可动射电望远镜,助力中国VLBI网络成为国际上灵敏度最高的中低频VLBI网。[13][14]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结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