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莱索托关系
双边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国—莱索托关系(索托语:Likamano tsa China-Lesotho),是指历史上的中国和莱索托(包括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莱索托王国)之间的双边关系。莱索托在1966年独立后不久与中华民国建交,于1983年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90年莱索托与中华民国复交,1994年莱索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外交关系。
历史
莱索托本为英国殖民地,于1966年10月4日脱离英国独立。
莱索托于独立后不久与中华民国建交。中华民国政府曾因莱索托旱灾,而向莱索托捐助一千公吨玉米[2],并派出农耕队协助种植玉米,因产量满意而被莱索托首相莱布阿·乔纳森透过广播向中华民国政府致谢[2]。
1983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莫桑比克大使王浩与莱索托驻莫桑比克大使大卫·马科耶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莱索托王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3]。在两国建交期间,莱索托国王莫舒舒二世曾在1985年9月访华,后来成为国王的莱齐耶三世之弟赛伊索亲王亦曾在1988年访华并在中国大陆进修[4]。
1986年,莱索托发生军事政变,军方接掌政权。中华民国政府于是在1989年3月向莱索托军政府贷款3000万美元用作兴建水坝,并派出时任外交部次长章孝严和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杜灵两度访问莱索托,以期望莱索托军政府与中华民国重新建交[5]。其后在一名当地经营餐馆的华侨和一名前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官员的协助之下,中华民国于同年年底与莱索托军政府达成建交协定[5],中华人民共和国遂于翌年4月5日与莱索托断交[6]。
1993年3月,巴苏陀兰大会党赢得大选,成为莱索托执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是向赢得大选的巴苏陀兰大会党秘密谈判,希望莱索托重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7]。1993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肯尼亚大使陈平初和莱索托驻肯尼亚高级专员米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莱索托王国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莱索托复交[8]。复交后,中华民国政府曾与当时的反对党莱索托国民党谈判,希望莱索托国民党在1998年5月大选胜利后与中华民国复交未果[4]。其后,中华民国政府以保护中华民国侨民为由,打算在莱索托建立经贸办事处,但被莱索托政府以“一个中国”原则拒绝[4]。
Remove ads
经贸关系

2005年,中国大陆开始对莱索托进口商品实行免关税待遇[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的数据,2014年1月至8月中国大陆与莱索托总贸易额为6500万美元[10],其中中国大陆对莱索托出口额为5500万美元[10],莱索托对中国大陆出口额为1000万美元[10]。中国大陆主要对莱索托出口纺织品和电器[6],莱索托主要对中国大陆出口马海毛、珠宝和贵金属[6]。
2014年1月至8月,中国大陆对莱索托的投资额为1400万美元[10]。
文化关系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莱索托签订文化交流协定[6]。2009年,莱索托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中莱文化合作协定执行计划》,并在2013年续签[6]。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向莱索托赠送陶艺设备,并派专家前往莱索托协助培训[6]。
2014年,有113名莱索托公民在中国大陆留学[6]。莱索托亦建立孔子学堂和中莱友谊中学,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莱索托之间的教育合作及人文交流[11]。
援助
1983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曾向莱索托援建国家会议中心、议会大厦、布达布蒂工业园、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等建筑[6]。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亦与莱索托政府在农业和沼气技术方面合作[6]。中华人民共和国亦多次透过世界粮食计划署向莱索托提供粮食援助[6]。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7年4月起派出医疗队到莱索托,截至2014年共派出111人[6]。
参见
- 中非关系
- 莱索托外交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