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提琴协奏曲 (巴托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巴托克中提琴协奏曲,作品号Sz. 120(或BB 128),乃是受中提琴演奏家威廉·普里姆罗斯英语William Primrose委托而作,属于作曲家生涯末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背景

普里姆罗斯深受巴托克第2号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由耶胡迪·梅纽因演奏)感动,于1944年冬季同他表达委托创作的意愿[1][2]:29。起初,巴托克因自己对中提琴的性能不够了解,而欲推辞,后来则折服于普氏的演奏下,进而应允写作。

两人对创作期程有非常具体的规划,首先便约定将在1945年10月完成[2]:30。巴托克当时居于纽约萨拉奈克湖英语Saranac Lake, New York,9月时,他完成了作品的草稿版本。“你的中提琴协奏曲已经大致完成草稿,只需要去完成制谱的工作。”(9月8日致普氏信[2]:31)不过,根据后来对信件、曲谱草稿的研究,巴托克事实上落后于他所规划的进度,遗稿中可发现多处的涂改,且当中有部分并非出自本人之手。管弦乐配器亦未完成,仅在钢琴伴奏谱当中留有部分的注记[2]:31

巴托克在创作期间持续与白血病对抗,但他的症状已十分严重,并不幸于1945年9月26日逝世。作品由他的学生,亦是中提琴演奏家的瑟尔利·堤珀匈牙利语Serly Tibor接手完成[3][2]:31

Remove ads

首演

1945年12月2日,普里姆罗斯(中提琴),多拉蒂·安塔尔指挥明尼苏达交响乐团[4]

出版

分析

配器

说明

本曲共三乐章,采不间断演奏,通常的演奏时间约廿五分。

第1乐章

奏鸣曲式。

第2乐章

三段体。

第3乐章

轮旋曲式。

录音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