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生代鸟类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生代鸟类列表
Remove ads

中生代鸟类列表是所有归入鸟翼类演化支(广义上的鸟类)的中生代恐龙的综合列表,表中列出各属的属名、命名者及有效性。该列表既包括所有被普遍接受的属,也包括疑名裸名、有效属的次异名以及不再被认为属于鸟翼类的分类单元。

Thumb
三种分布于热河群的反鸟类:长翼鸟(左)、渤海鸟(中)及鹏鸟(右)

范围和术语

目前没有正式或规范的中生代鸟类列表,但较完整的列表包括霍兹的中生代恐龙列表[1]、莫利纳-佩雷兹和拉腊门迪的兽脚类列表[2]和米奇·莫蒂默的兽脚类数据库[3]。前鸟类列表通常很少见,但兽脚类数据库的“前蜥臀目分类单元和基干蜥臀目”部分就是一个例子[4]

命名惯例和术语遵循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本列表使用的术语包括:

  • 次异名:用于描述同一分类单元的旧名。若有两个或多个属被正式指定且模式标本均被分配到相同的属,首先公布的名字(按时间顺序)为首异名,其他名字则属于次异名。首异名通常都被正式使用,除非ICZN有特别的决定,而次异名则不可以被再次使用,就算是弃用名也是如此。次异名往往是主观的,除非所描述的属都是基于同一标本。
  • 裸名:属于已经发布,但未被ICZN的标准正式公布的名字。裸名都是无效的,因此裸名不会被写为斜体并作为一个适当的通用名。如果名字后来正式公布,那该名字就不会成为裸名并会在此列表中写成斜体。通常情况下,用于描述同一标本的正式公布名字会与裸名区分开来。
  • 复名:是指已经正式发布,但已被用在另一分类单元的名字。第二次使用的名字会变成无效(因为后续用途)而需要重新命名。复名不属于正式属名。
  • 疑名:用于描述没有单独鉴别特征的化石的名字。鉴于将某个属认作疑名可能是非常主观且有争议的做法,条目中将尽量避免使用该术语。
Remove ads

A

Thumb
鸟龙鸟
Remove ads

B

Thumb
短嘴鸟

C

Thumb
尖嘴鸟
Remove ads

D

E

Thumb
树息龙
Remove ads

F

Thumb
福井鸟骨骼重建

G

Thumb
甘肃鸟化石
Remove ads

H

Thumb
红山鸟化石

I

Thumb
伊比利亚鸟

J

Thumb
雅努斯鸟
Remove ads

K

Thumb
克孜勒库姆鸟

L

Thumb
勒库鸟

M

Thumb
妙阿尔刻鸟

N

Thumb
纳瓦鸟

O

Thumb
保存有眼齿“鸟”标本的琥珀

P

Thumb
微鸟

Q

R

Thumb
胁空鸟龙骨骼重建

S

Thumb
会鸟化石

T

Thumb
飞翔鸟的肱骨

U

V

Thumb
维加鸟

W

Thumb
韦氏鸟

X

Thumb
晓廷龙化石

Y

Thumb
鹓鶵

Z

参见

注释

  1. 一些研究视之为非鸟翼类的兽脚类。
  2. 模式种发现于晚白垩世–古新世边界上,另一归入物种则生存于始新世。
  3. 已知最古老的有着愈合尾综骨的鸟类[5]
  4. 属名已被小夜蛾英语Bellulia占用,后更名为Bellulornis
  5. 属名已被弯齿步甲英语Camptodontus (beetle)占用,后更名为Camptodontornis
  6. 其化石最初被认为属于蜥蜴,后来确认为鱼鸟残骸。
  7. 该标本的第一位描述者声称它是鸟类的祖先。
  8. 疑似热河鸟和其它兽脚类组成的嵌合体。
  9. 与戈壁鸟胚胎非常类似。
  10. 由于正模标本相同而成为细弱鸟的异名。尽管描述时间比后者早五年,但因描述过简而视为裸名。
  11. 属名已被弯嘴芦雀占用,后更名为“古湖鸟”。
  12. 之前被误认为是鸟类的祖先,如今则鉴定为分类不明的爬行动物。
  13. 之前被误认为是鸟类的祖先,实际上属于镰龙科。
  14. 此名已被肩毛鹦鹉英语Epauletted parakeets的一个异名占用。
  15. 属名已被远洋鸟占用,后更名为大洋鸟。
  16. 属名已被现代鸟类彩鹮占据。
  17. 最初描述成一种鸟类,后重新鉴定为弓鲨目[7]
  18. 最初被描述为一种生活在三叠纪的鸟类[8],但更有可能是数种脊椎动物化石组成的嵌合体[9][10]
  19. 正式描述前有时被当成鸟类。
  20. 属名已被一种天蛾占用,后更名为Rahonavis[11][12]
  21. 最初被认作鸟类,后被归入美颌龙科,2025年的研究则将其归入自己的中华龙鸟科[13]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