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能离岸风力发电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能离岸风力发电场位于台湾彰化县大城乡外海,经济部能源局所公布之第29号离岸风力发电场场址上,为中国钢铁公司与丹麦哥本哈根基础建设基金两家公司合资成立的中能发电公司所筹画成立,目前正在进行海上基桩打设工程,预计2024年底完工商转。
Remove ads
沿革
中华民国政府推动能源转型政策,并订定再生能源于2025年需于台湾电网的容量占比达到20%,其中又以太阳光电与离岸风力发电为发展重点,并且依据国际工程顾问公司4C Offshore评定,台湾西部的台湾海峡为全世界最优良海上风场之一[1],因此能源局初步规划2025年离岸风力发电装置容量目标达到5.7GW以上。[2][3]
而离岸风力发电因当时台湾不具有开发经验,能源局订定离岸风力发电发展分为示范、评选、区块竞标等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的示范由台电离岸风力发电场、海洋离岸风力发电场、与福海离岸风力发电场等三家拔得头筹。[1]
中国钢铁公司为具有官股背景的台湾钢铁厂,配合政府政策,与具有离岸风力发电开发经验的丹麦哥本哈根基础建设基金合作,于2015年成立中能发电公司,并在该年10月2日向能源局提出彰化县大城乡外海的第29号离岸风场“中能离岸风力发电开发场址申请计画书”该案在2018年5月获得能源局备查,共配300MW开发容量,第29号厂址面积约36.54平方公里,离岸最近距离约10公里。[4]
2018年3月中能风场通过行政院环境保护署环境影响评估审查。[5]
2019年1月取得筹设许,2月与台湾电力公司签订风力发电离岸系统电能购售契约。依规定中能离岸风场需在2024年底前完工商转[4]。同年12月11日中能发电公司正式成立。[5]
2020年7月7日中能公司因应风机基桩更改为三脚式水下基桩,提送环保署环境影响评估差异分析审查,经审查会后决议补件再审,对此中能公司将风机改采用装置容量更大型机组,以减少机组数,而获得还差分析审查通过。[5]
2021年6月9日中能公司与丹麦维斯塔斯公司签署离岸风力发电机采购合约,第一阶段将采购31部该公司生产的V164-9.5MW型风力发电机。
2021年12月8日中能公司在“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活动上宣布新台币450亿元的专案融资已到位,将陆续通知各相关设备、零件承包商开工许可,该融资案为首度由台湾八大行库在内的公股银行统筹主办,总计有16间台湾本土银行,含外商银行全数为20间参与计画,专案融资认购率超过200%,创下台湾离岸风电联贷认购纪录。[6]
2022年5月、6月,以及8月中能场融资案分别获得《The Asset》杂志台湾离岸风电年度最佳专案融资计画、2022年度亚洲法律大奖年度最佳专案融资财务交易奖,以及《IJ Global》杂志亚太区年度最佳离岸风场融资计画奖等纪录。[7]

2022年5月18日中能公司与彰芳暨西岛离岸风力发电场共同宣布位于彰化县的运维基地完工启用,该基地将作为两座离岸风力发电场的设备维修与运转调度中心使用,也是亚太地区首座离岸风电运维基地,该基地后续也将配合与邻近的私立建国科技大学合作,以建教生模式培养当地学生毕业后就近投入离岸风力发电产业。[8]
2022年7月17日中能发电公司与中鼎集团旗下俊鼎公司签约,由俊鼎公司位于高雄市小港区南星自由贸易港区的俊鼎大林厂,承揽制造中能风场所需的水下基桩,预计于2023年3月起经高雄港船运至彰化陆续交货。[9]
2023年3月24日中能发电公司宣布,由俊鼎公司承揽制造的93支水下基桩全数完成验收,并交由台湾国际造船公司旗下的台船环海风电工程公司承揽运输基桩作与打设工程,计画安装31部维斯塔斯公司生产的V164-9.5MW型风力发电机。[10]
设施
中能离岸风场计画以海底电缆串连所有风力发电机组,并引至彰化北侧共同廊道于彰滨工业区仑尾区上岸,再经工业区内自设的陆上电气室升压后,引接至台湾电力公司所属的彰一(乙)开闭所与台电电网并联。[4]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