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视全球报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視全球報導
Remove ads

中视全球报导》是中国电视公司(中视)已停播的晚间国际新闻节目,1989年9月4日开播,与《中视晚间新闻》并列为《中视新闻全球报导》两大前身。

事实速览 中视全球报导, 类型 ...

沿革

1989年7月31日,中视新闻部开始策划增开《中视全球报导》,开播日期定为同年9月4日[1]

1989年9月4日19:00~19:30,《中视全球报导》开播,初期播出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19:00~19:30(比《中视晚间新闻》早30分钟),是将原本每日16:50~17:00的迷你新闻节目调至晚间时段并扩充内容,主要内容为当日国际新闻;开播时即引来台湾电视公司新闻部中华电视公司新闻部的关切,因为台视与华视质疑中视有将晚间新闻节目偷偷提前至19:00开播之意,而当时调动晚间新闻播出时间者必须获得行政院新闻局广播电视事业处(广电处)核准。[2]中视新闻部编译组组长兼《中视全球报导》执行制作莫迺滇说,《中视全球报导》初期单元有〈全球新闻〉、〈全球体育〉、〈全球风貌〉、〈全球新知〉、〈全球妙闻〉、〈全球卫生保健〉、〈全球贸易资讯〉、〈全球人物〉与〈全球气象〉,内容来源为已订购的维氏新闻社(Visnews)、世界电视新闻社(WTN)、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新闻影片与增订的麦克尼尔(MacNeil/Lehrer)制作的《新闻时刻》(News Hour)、WTN制作的《巡回报导》(Roving Report)、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作的《特写新闻》(Feature Stories)、Visnews制作的《体育报导》(News Report);其中《新闻时刻》是当时美国公共电视网(PBS)最受欢迎的新闻性节目之一,中视新闻部取得台湾独家播映权。为了充实《中视全球报导》内容,莫迺滇以三星期的时间访问澳洲纽西兰日本韩国英属香港,访问期间与澳洲广播公司(ABC)、澳洲特别广播协会(SBS)、纽西兰电视台(TVNZ)、亚洲电视(ATV)、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日本放送协会(NHK)、日本电视台(NTV)、富士电视台文化广播公司(MBC)、韩国放送公社(KBS)等签订新闻合作计画。[3]

《中视全球报导》第一代主播记者王介士,1963年生,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毕业,在进入中视新闻部前已考上公务人员特种考试国际新闻人员乙等考试及美国某大学,1988年考进中视新闻部同时放弃出国进修。〈全球气象〉是《中视全球报导》的气象单元,第一代气象主播为1963年生、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学系毕业的孙荣光,撰稿者为《中视气象台》第一位气象主播冯鹏年[4]

1989年12月7日,中视与当时任教辅仁大学沈春华签约一年,沈春华自1990年1月1日起担任《中视全球报导》主播。[5] 1989年12月18日,沈春华赴中视新闻部报到,每日15:00开始上班,参与《中视全球报导》改版的规划。[6]

1990年1月1日,《中视全球报导》正式改版[7],沈春华成为《中视全球报导》第二代主播,布景、片头、气象画面及音乐、片尾全部换新,以“关心生活,关心世界”为新理念,同时向美国Ashley公司购入影片《A Point in Time》的台湾独家播映权,向CNN购买《Style》、《Science and Technology》、《Travel Guide》、《Health》、《Future Watch》,向Visnews增订每周一的卫星体育新闻,向PBS增订《新闻时刻》,向CNN增订《钱线》(Moneyline),向伟达新闻社(Knight Ridder)购买其财经新闻的台湾独家使用权。沈春华亲自参与整理稿件、撰稿、剪辑、过音,并首创在每日收播时提示“各位观众,现在是七点×分”。此时期单元有〈全球新闻〉、〈全球财经〉、〈全球体育〉、〈全球新知〉、〈全球卫生保健〉、〈全球风尚〉、〈全球趣闻〉、〈全球气象〉与〈历史上的今天〉[8][9],其中部分单元内容如下:

  1. 〈全球新闻〉:内容为以人造卫星传送的全球各地最新新闻,并有驻美国华盛顿特区记者刘伟悌作现场深度采访。
  2. 〈全球财经〉:报导财经新闻,市场分析、产品趋势等商业讯息。
  3. 〈全球体育〉:全球各地的体育新闻。
  4. 〈全球风尚〉:当时仍在就读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的熊海瑞搜集并播报流行时尚资讯。
  5. 〈全球趣闻〉:全球各地的趣闻。
  6. 〈全球气象〉:陈若华成为第二代气象主播,播报台北市东京汉城、香港、北京上海曼谷新加坡马尼拉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市、华盛顿特区、温哥华里约热内卢巴黎伦敦罗马开罗约翰尼斯堡雪梨市奥克兰等城市的气象预报。
  7. 〈历史上的今天〉:播放《A Point in Time》。[8]

1990年6月,中视新闻部国外新闻组组长及制作人莫迺滇说,《中视全球报导》将自1990年7月起增加新单元〈破纪录〉,主要介绍各行各业杰出者的表现。[10]1990年8月20日,《中视全球报导》开播中视节目部剪辑的新单元〈每日三笑〉,是将中视影片组购得台湾独家播映权的美国广播公司(ABC)高收视率节目《欢笑一箩筐》(America's Funniest Home Videos)的18集(总长度为9小时,每集长度为30分钟)内容剪辑而成,每天播3小段。[11][12]1990年9月,《中视全球报导》增加新单元〈世界之窗〉,内容为中视向《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购入台湾独家播映权的影片剪辑。[13]

Remove ads

大事纪

1989年9月4日,《中视全球报导》开播时即在〈全球新闻〉之后、〈全球气象〉之前插播一节〈热门新闻〉三分钟。台视新闻部宣称,老三台曾有默契——预告或焦点新闻长度不应超过一分钟,故将向行政院新闻局广电处反应《中视全球报导》此举涉嫌偷跑(即在未经行政院新闻局广电处核准的情况下,将晚间新闻节目提前至19:00开播)。[14]台视新闻部经理章绍曾说,〈热门新闻〉该节内容中有关瓜地马拉总统的新闻相当完整而不像快报,而且〈热门新闻〉比平常长了许多,所以台视打算向行政院新闻局广电处抗议中视此种作法;华视新闻部则称,目前还不能断定中视是否偷跑,还须观察日后的情况;中视新闻部则称,《中视全球报导》此举只是服务观众,让观众随时获得最新讯息,并非偷跑。王介士同时驳斥“《中视全球报导》深度广度不够、重量份量不足、糟蹋黄金时段”的说法:他说,当时每周一至周五19:00~19:30,中视播的是《中视全球报导》,台视播的是闽南语连续剧《妈祖外传》,华视播的是综艺节目连环泡》,而业界并无规定黄金时段必须播什么样的节目,新闻节目在资讯日新月异的今日扮演相当重要的地位,大家理应很清楚是什么节目“糟蹋黄金时段”。王介士也说,一般的电视新闻节目通常有一组专门负责该节目的制作群,但《中视全球报导》完全是在中视记者群支援之下做成的。[15]

1989年9月5日,行政院新闻局广电处称,新闻的播出形式并无一定的模式,而台视与华视虽然质疑《中视全球报导》偷跑,但并未向该处反映;中视则称,播热门国内新闻是属于新闻快报、焦点新闻的惯例,而三分钟以内的长度应是合情合理的运作标准。[16]

1989年9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米格-19战斗机飞行员蒋文浩于该日14:16驾机投奔中华民国政府、降落金门机场;中视新闻在该日15:00前即打出新闻快报[17],又在该日《中视全球报导》播出中华民国国防部发言人韦家庆的谈话且运用资料影片介绍米格-19战斗机。中视新闻部经理旷湘霞认为,蒋文浩投诚新闻是全球瞩目的新闻,英属香港的电视台也请求中视传送画面,所以已超越国内新闻的范畴,放在《中视全球报导》中播出并无不当。[18]

1991年4月27日,《中视全球报导》获颁第26届金钟奖电视金钟奖新闻节目主持人奖,得奖者沈春华。

Remove ads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