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临清镇铸钱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临清镇局,清朝初年在山东省东昌府临清州(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设立的一个铸钱局,于顺治二年(1645年)被批准开炉鼓铸,之后经历几次停铸和复铸,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并入山东省局,之后再未复铸。

临清镇局历顺治康熙两朝,铸有多个版式的“顺治通宝”和“康熙通宝”,为当地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货币支持。

历史

满洲人入关之后,沿袭明朝旧制,在中央与地方开设铸局,发行货币。顺治元年(1644年),在北京开设宝泉局宝源局铸造“顺治通宝”钱。顺治二年(1645年),各省、镇也依例开铸,其中,在临清开设临清镇局。按当时规定,制钱每枚重一钱二分,每十枚值白银一分,即一千文等于白银一两。顺治八年(1651年),临清镇局停铸。[1]

顺治十年(1653年),临清镇局复开,始铸顺治通宝“一厘钱”,钱背穿左铸汉文“一厘”记值,穿右铸“临”记局,钱重一钱二分五厘,规定值钱每一千枚值白银一两。[2]

康熙元年(1662年),改铸“康熙通宝”满汉文钱。康熙六十年(1721年),清廷规定一省仅设一个铸局,临清局被并入山东省局,自此退出历史。[3]

所铸钱币

更多信息 钱币名称, 图片 ...

注释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