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丹徒田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丹徒田歌是流行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的传统民歌,内容与田间劳作相关,以丹徒南乡宝堰上党三山一带最为知名,2007年以南乡田歌之名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丹徒田歌使用丹徒话演唱。歌词以七字句为主,也有八字句,以实词为骨架,以虚词为铺垫,也有歌曲完全由虚词构成。部分田歌还采取问答的形式进行对歌。

田歌的体裁以山歌为主,也有号子和小调。耥秧田歌的体裁属于山歌,歌词甚至可以全为衬词,节奏自由。先由一人领唱,再由一到三人接唱。接唱者重复领唱者的最后两三个字,或是仅仅唱衬词,要在长音上尽量延续。打麦、打硪田歌的体裁属于号子,一领众和,不断反复。也有部分田歌音乐形式更加规范,可以归入小调的范畴。

田歌的曲体以两句体、四句体、多句体的段式结构为主,除了一领众和的歌曲外大多节奏自由。田歌频繁运用混合节拍以适合劳动方式。

田歌的调式以五声音阶征调式为主,也有羽调式和商调式,多以征、羽、商三个音为骨干,十分清亮。田歌的旋律以曲折级近为主,装饰音细密,润腔丰富,拖腔绵长。田歌的音域不广,仅在小字组的a到小字2组的f之间,演唱以真声为主,在唱挑逗打趣的歌曲时会使用假声,有时演唱者也会真假声并用。[1]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