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龙巴士75K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九龙巴士75K线是香港一条来往大美督及大埔墟站的巴士路线[1]。
九龙巴士75P线则为75K线之辅助路线,但不途经大埔工业邨及大埔中心,祗于平日星期一至五上午由大美督开出一班单程前往大埔墟站。
Remove ads
历史
- 1961年6月18日:本线投入服务,初时编号为25,往来大埔墟(位于靖远街)及大尾笃(现称大美督)。
- 1973年7月16日:配合九巴新界路线编号重组,本线改称75线,并于假日加开新娘潭的特别班次(即275R的前身)。
- 1983年5月2日:配合电气化列车贯通至大埔墟,本线改称75K线。总站同时迁往大埔墟站。
- 1992年5月1日:本线与72K合并,路线改经大埔工业邨。
- 1999年2月1日:本线增派空调巴士行走。
- 2002年7月20日:本线改为全空调服务。
- 2013年10月25日:开办特别线75P,逢星期一至五早上由大美督单程开往大埔墟站,不经大埔工业邨及大埔墟,公众假期除外。
- 2014年12月18日:75K线增设到站时间预报。[2]
- 2015年9月5日:75P线增设到站时间预报。[3]
服务时间及班次
- 75P
- 大美督开:
- 星期一至五:07:20
-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13:00-20:00可按需要而提供服务
Remove ads
收费
|
本线不设八达通转乘优惠。
使用车辆
以前汀角路一带只有本路线提供服务,长期都是以旧型巴士行走,早于1960年代已亚比安单层巴士开荒,1980年代改用重建车身的1949年至1950年代投入服务的丹拿A、1960年代丹拿C及F型短牛行走,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采用利兰胜利二型。胜利二型退役后,改派1980年代中出产的巴士,如宾士O305、都城嘉慕都城型等)。1999年,开始加入空调巴士行走(采用富豪奥林比安11米)。然而自2002年起,改为全空调服务并改为使用富豪奥林比安12米及富豪奥林比安11米行走。自同年起,由于进智公交开办与本线路线相近的专线小巴20B、20C,而且会自行调整上述两线班次故意抢客,因此本线改派低地台空调巴士行走(曾派当时簇新的欧3引擎丹尼士三叉戟),但本线于平日的乘客仍然大幅流失,班次仍旧疏落及缺乏转车优惠成为本线的致命伤。
现时用车包括6辆Enviro500 MMC 12米(ATENU),均属上水车厂。
Remove ads
行车路线
- 75K/75P
大美督开经:大美督路、汀角路、大贵街、大富街、大宏街、大发街、汀角路、大埔太和路、宝乡桥、宝乡街、广福道、南运路及雅运路。
- 75P线依75K原有路线驶至汀角路后经完善路、大埔太和路、南运路、大埔公路—元州仔段、回旋处、大埔公路—元州仔段,然后返回南运路75K原线,而不经有斜体字之路段。
大埔墟站开经:达运路、南运路、运头街、乡事会街、宝乡街、宝乡桥、大埔太和路、汀角路、大发街、大宏街、大富街、大贵街、汀角路及大美督路。

- 75K/75P
- 注:有#号之车站只限75P使用,且不停有*号之车站
Remove ads
客量
本路线主要为汀角路一带居民提供接驳港铁或其他对外巴士路线的服务,但汀角路一带大部分是低密度的村屋,固定客量较低,而且本线受到班次频密的小巴竞争,而且小巴亦提供不停站直达港铁大埔墟站的服务,抢去了本路线的客源,因此本线客量仅属一般。不过由于本路线深入大埔工业邨,有不少上班客会乘坐本线到工业邨一带,而且在繁忙时间难以登上小巴,因此仍然出现顶闸的情况。至于假日,由于有不少市民到大美督郊游,所以客量亦维持一定水平。[4]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