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O式舰上战斗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O式艦上戰鬥機
Remove ads

九O式舰上战斗机(日语:九〇式艦上戦闘機)是日本海军的战斗机。日军代号“A2N”。前身是美国波音公司在1928年推出的P-12战斗机美国海军也把此种战机改为舰载机并称为F4B。

事实速览 九O式舰上战斗机, 概观 ...

开发

日本海军看中了F4B,并买了两架给中岛飞机仿制,设计师是吉田孝雄。九O式并非单纯的F4B的仿制型,其内部结构采用了英国斗牛犬式战斗机的设计。发动机方面沿用了现有三式舰上战斗机寿二型发动机(450匹马力)。1930年因九O式试飞时发动机问题而非被采用。于1932年改用寿二改型发动机[1](580匹马力)后才获军方采用。

基本资料

九O式二号

  • 机长:6.183米[2]
  • 翼展:9.400米
  • 机高:3.025米
  • 空重:1,000公斤
  • 载重:1,450公斤
  • 最快时速:304公里/小时
  • 航程:600公里
  • 昇限:9,000米
  • 翼载:71公斤/平方米
  • 发动机:中岛寿二改型风冷式发动机(580匹马力)
  • 武装:机身上方两挺7.7毫米口径机枪

主要型号

  • 九O式一号(A2N1):属于早期型,机枪在机身两侧,下翼有3度上反角。[3]
  • 九O式二号(A2N2):主要生产型,将机枪移向机身上部,原本的机枪位置改成油箱。
  • 九O式三号(A2N3):后期型,在起落架加上整流罩以减少风阻提高速度,上翼有5度上反角。
  • 九O式复座练习战斗机(A3N1-1):属于双座教练机型。

实战

在中国首先投入战斗的是九O式的美国表亲波音P-12,1932年发生一二八上海事变,美国飞行员萧特驾驶著波音P-12在2月19日攻击由所茂八郎驾驶的三式舰上战斗机,萧特把它打伤后长扬而去。2月22日在苏州上空,萧特再遇上三架日军三式舰上战斗机和三架十三式舰上攻击机,萧特的P-12轻易避开日军三式舰战的攻击并把一架十三舰攻的机长打死和打伤后部机枪手,虽然萧特的P-12最后仍被日军三式舰战击落,但已证明了P-12比日军的三式舰战优。

中日战争开始后的八一三淞沪会战,日本海军派出三艘航空母舰上海参战,分别是加贺号龙骧号凤翔号,它们的机库里都载有九O式战斗机,当时九O式已算落伍而少有参战。8月25日,中国空军出动美制马丁B-10轰炸机和德制He-111A轰炸机轰炸日舰,凤翔号的九O式击落了两架He-111A,除此之外,加贺号和龙骧号的九O式飞行员都宣称曾和中国空军交战但战果不详。该年9月,九六式来华参战,九O式也结束其短暂的战斗。即使是其改良型九五式舰上战斗机也是作用不大。

Remove ads

宣传机

Thumb
报国号九O式

在20世纪30年代,九O式经常被日本军方写成“报国XX号”在日本民众面前做宣传表演。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