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二楼传来的歌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二楼传来的歌声》(瑞典语:Sånger från andra våningen)是一部瑞典黑色喜剧剧情片,于2000年10月6日于瑞典院线上映,[2]由洛伊·安德森编剧并执导。电影呈现一系列看似互不相干的片段,却共同探讨现代生活的诸多层面;其中不断引用秘鲁诗人塞萨尔·巴列霍的作品作为贯穿主题。[3]
本片曾获选为瑞典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代表角逐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但未进入最终入围名单。这是导演三部曲的首部作品,之后为《啊!人生》(2007年)与《鸽子在树枝上沉思》(2014年)。
Remove ads
剧情
一名满脸煤灰的男子站在地铁车厢内。他手拎著一个塑胶袋,里头装的是文件—,准确说,是被烧焦的残骸。在走廊里,一名刚被解雇的男子死命抓著老板的腿,大喊:“我已经在这里三十年了!”咖啡馆中,有人等待著他的父亲——那位刚为了保险金而放火烧掉自家家俱公司的男人。街道上挤满车潮与自虐的股票经纪人,而一名经济学家为了寻求解决劳动力过于昂贵的问题,焦急地凝望著算命师的水晶球。故事里的主要人物都各有目标,但他们的归宿却不断改变。
演员
- 拉尔斯·努德 饰 卡尔(Kalle)
- 斯特凡·拉尔松 饰 斯特凡(Stefan)
- 本特·C·W·卡尔松 饰 伦纳特(Lennart)
- 托比约恩·法尔斯特伦 饰 佩莱·维格特(Pelle Wigert)
- 斯滕·安德松 饰 拉塞(Lasse)
- 罗兰多·努涅斯 饰 外国人(the foreigner)
- 卢西奥·武奇纳 饰 魔术师(the magician)
- 佩尔·约内利乌斯 饰 被锯断的人(the sawed man)
- 彼得·罗斯 饰 托马斯(Tomas)
- 克拉斯-约斯塔·奥尔松 饰 演讲稿撰写人(the speechwriter)
- 尼尔斯-奥克·埃里克松 饰 病人(patient)
- 汉娜·埃里克松 饰 米娅(Mia)
- 汤米·约翰松 饰 乌费(Uffe)
- 约兰·米勒 饰 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
- 斯图雷·奥尔松 饰 斯文(Sven)
- 弗雷德里克·谢格伦 饰 俄国男孩(the Russian boy)
Remove ads
评价
根据评论汇总网站烂番茄汇总的35篇评论文章,89%的评论者给予该作正面评价,平均打分为7.5分(满分10分)[4]在Metacritic上,14位影评人共给予了76分的分数(满分100分),这部电影获得了“普遍好评”。[5]
影评人J·霍伯曼在《村声》评论道:“这部电影令人更容易尊敬,而非热爱;安德森的个人视觉风格既疏离,又令人产生距离感。”[6]《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艾伯特给予满分四颗星,并写道:“你可能不会喜欢它,但你绝对不会忘记它。”[7] 为 Eye for Film撰稿的安东·比特尔(Anton Bitel)认为:“过于沉重的象征手法压倒了叙事本身。”
此片亦被收录于“Ari's Adventures in Moviegoing”,即导演艾瑞·艾斯特为标准收藏平台策划的电影选集。艾斯特表示,他14岁时曾与母亲一同观赏本片,其冲击力“如地震般巨大”,并称其为自身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8]
Remove ads
参见
- 塞萨尔·巴列霍
- 制作时间最长的电影列表
- 角逐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列表
- 瑞典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列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