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亚历山大·米肖·布罗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亚历山大·米肖·布罗兹(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Александар Мишо Броз;1941年5月24日—)是一位克罗地亚外交官,为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的幼子。
生平
1941年5月24日,他出生于南斯拉夫王国萨格勒布,出生时被命名为“亚历山大”;战争期间,使用化名“米肖”,后来一直沿用这个名字。
在他出生前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蔓延到南斯拉夫,他的父亲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是当时仍属非法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的总书记,于1941年5月16日(他出生前数日)被迫前往贝尔格莱德。按照当时地下革命生活的规定,女性地下工作者应将新生儿交由他人抚养,以免自身和孩子因被捕而面临风险,但他的母亲赫塔·哈斯最初拒绝这样做,亲自照料儿子。哈斯的母亲普里斯卡以及铁托的好友弗拉基米尔·维莱比特曾协助照顾孩子。
1941年11月,由于赫塔·哈斯面临被捕危险,她将6个月大的亚历山大交由另外一个家庭抚养,自此亚历山大成为最年幼的地下活动人员之一,使用化名“米肖”。他的母亲后来被捕,并于1943年被用以交换战俘而获释,转移到解放领土。在战争结束前,米肖一直不认识自己的亲生父母;他第一次见到父亲是在1945年4月,与母亲重逢则是在同年5月。
战后,米肖在贝尔格莱德生活,住所距其父——当时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总理——很近。他的生活起居,以及后来其异母兄扎尔科·布罗兹在第一段婚姻中所出的子女——约瑟普·布罗兹(昵称“约什卡”)和兹拉蒂察·布罗兹——的照料,主要由铁托的侄女玛丽亚负责(她是铁托的长兄马丁·布罗兹的女儿)。米肖在贝尔格莱德完成小学和中学教育,随后前往萨格勒布,毕业于萨格勒布大学法学院。
毕业后,他在经济领域工作。最初,在“普尔沃马伊斯卡”工具机厂任出口科长和对外贸易总监,之后在INA石油公司任进出口部门主管,并在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担任对外事务委员会委员。1983年—1993年,他在INA石油公司担任高层职务。
1991年克罗地亚独立后,经时任克罗地亚总统弗拉尼奥·图季曼提名,他进入克罗地亚外交部,先任外交部长顾问,后任克罗地亚驻俄罗斯全权公使、克罗地亚驻埃及全权公使。2004年—2009年,任克罗地亚驻印度尼西亚大使。
他与米拉·科辛茨结婚,育有1女、1子:亚历山德拉·萨莎(生于1969年)和安德烈(生于1973年),并有三位孙辈:萨拉、卢卡和齐塔。现在,他居住在萨格勒布[1][2][3][4]。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