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亚当·齐文斯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亞當·齊文斯基
Remove ads

亚当·马里安·齐文斯基波兰语Adam Marian Dziewoński,1936年11月15日—2016年3月1日)是一名波兰裔美国地球物理学家,他运用地震学方法对确定地球内部的大尺度结构及地震本质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其职业生涯主要在哈佛大学度过,曾担任该校小弗兰克·B·贝尔德科学讲座教授。

事实速览 亚当·齐文斯基Adam Dziewonski, 出生 ...

生平

齐文斯基出生于利沃夫[1],该地当时隶属波兰,现为乌克兰境内。他先后于波兰华沙大学取得硕士学位(1960年),并于波兰克拉科夫矿业与冶金学院获得技术科学博士学位(1965年)。此后,齐文斯基在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任教数年,最终定居哈佛大学。

1960至1970年代,齐文斯基及其合作者透过地震波测量所得的地震特性变化径向图,探索地幔中的对流电流,为理解板块运动的根本成因奠定基础。这些研究促成他与唐·L·安德森英语Don L. Anderson共同开发出初步地球参考模型(PREM);该模型建立了精确的地球径向模型,涵盖地震波速度、衰减特性及密度分布。

1980年代起,齐文斯基主导了两项开创性且影响深远的研究计画。他将放射状地球模型拓展为完整的三维结构,并在此过程中绘制出四个“宏大”结构的分布图与解读结果。其中两处区域呈现高于平均值的波速,推测为寒冷下沉的地幔层,分别位于美洲西缘下方与欧亚大陆南部下方。另两处则为大规模低于平均波速区域,推测为高温上升的超级地幔柱,分别位于太平洋中部与非洲下方地幔底部。

他的另一项研究方向,系统性地厘清了多数有完整纪录之重大地震的变形方向与幅度。这些成果被称为哈佛CMT(质心矩张量解),现由戈兰·埃克斯特伦(Göran Ekström)与梅瑞狄斯·内特尔斯(Meredith Nettles)于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所延续为全球CMT计画。

齐文斯基因其科学成就荣获多项殊荣与奖项,包括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德奖(1998年)[2]埃托雷·马焦拉纳基金会暨科学文化中心英语Ettore Majorana Foundation and Centre for Scientific Culture金质奖章(1999年)、美国地震学会哈里·菲尔丁·里德奖章(1999年)[3],以及美国地球物理联盟威廉·鲍威奖章英语William Bowie Medal(2002年)[1]。1995年,他亦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4]。2016年3月1日,他于麻萨诸塞州剑桥逝世,享年79岁[5]

Remove ads

部分出版

  • A. M. Dziewonski, D. L. Anderson: Preliminary reference Earth model.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25, S.297–356 (198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