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京城高等演艺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京城高等演艺馆(日语:京城高等演芸館京城高等演藝館けいじょうこうとうえんげいかん Keijō Kōtō Engikan朝鲜语:경성고등연예관京城高等演藝館 Gyeongseong Godeung Yeonyegwan)是朝鲜日治时期电影院剧场[2][4][5]。该馆于1910年(明治43年)8月29日日韩合并前的2月18日在汉城府(后京城府)黄金町2丁目(现大韩民国首尔特别市中区乙支路2街)开馆[2][4][5]。该馆后改称世界馆,1914年(大正3年)又改称第二大正馆,次年闭馆[2]。该馆存在时间不长,却作为朝鲜半岛最早出现之真正意义上的常设电影院名留史册,对韩国电影界影响重大[2][4][5]

事实速览 京城高等演艺馆, 位置 ...
Remove ads

概要

Thumb
京城高等演艺馆1910年5月1日第6回节目传单
Thumb
战前黄金町(现中区乙支路)

1910年(明治43年)2月18日,京城高等演艺馆于大韩帝国首都汉城府的黄金町第63番地7号(后日治朝鲜京城府黄金町2丁目,现大韩民国首尔特别市中区乙支路63-7、乙支路2街)开馆[2][4][5]。开馆时的节目为先后在马来亚暹罗(泰国)巡回放映电影的渡边知赖(渡边治水)所发行作品[2]。《京城新报》25日版报导该馆的开馆,称该馆“每晚有九百名以上的观众,十分之六为韩人,十分之四为日本人”,放映获得成功,虽为面向日本人的电影院,韩国人却占到观众的60%[5]。据朴晃的评论,韩国以往没有室内剧场,室内的表演及活动相片都很少[5]。据该馆放映K Diamond商会(Kダイヤモンド商会)所发行默片的节目表,第6回节目为长尺《小偷的巢窟》(泥棒の巣窟)等14部短篇[1]

该馆开馆时,汉城府已有面向韩国人的电影院团成社日语團成社(1907年开馆,在授恩町56番地,现钟路区庙洞56番地)[2]。据韩国映像资料院朝鲜语한국영상자료원理事长扈贤赞的说法,该馆与团成社相比,“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院。其为日本人建立的剧场,对向大众普及电影有相当的影响。有完备的设施,并请报社记者与有影响力的人士参与试映会,试图将电影放映专门化、近代化”[4]。据扈贤赞的说法,“吉泽商店放映员中村”也在该馆担任放映员[4]。吉泽商店是后来1912年(大正元年)9月10日合并成立之日活的前身之一,当时在东京制作、发行、放映电影,并与马来亚的渡边治水、新加坡的播磨胜太郎一同在海外巡回营业[4]

在樱井町1丁目(现中区仁岘洞1街)经营大正馆日语大正館 (京城府)的新田商会(代表:新田耕市)于1914年(大正3年)将该馆买下并改装,改称第二大正馆后重新开馆[1][6]。同时大正馆改称第一大正馆[2]。新田商会与成立第3年的新公司日活签约,成为日活在朝鲜的代理店,在第二大正馆放映日活发行的作品,同时承担在朝鲜其他电影院放映的业务[2]。不过第二大正馆次年初即闭馆[2]。新田商会于3月在本町1丁目(现忠武路1街)新建并开放有乐馆(后喜乐馆日语喜樂館 (京城府)),并将第一大正馆复名大正馆,两馆再度作为面向日本人的电影院而经营[2][6]。《日本映画年鉴 大正十三、四年》及之后的电影年鉴并未记载第二大正馆的后继者[6]。一些资料将优美馆日语優美館描述为该馆的后继者,实非如此[2]

该馆闭馆后,明治生命(现明治安田生命保险)京城出张所在原址建立[2][3]。该出张所于1928年(昭和3年)以后迁至京城府厅(现首尔图书馆,在太平路1街31番地)前角落地段665坪(约2,198.3平方公尺)大的土地上[7]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