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什么都没有杂货店

臺灣兒童節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什么都没有杂货店》是一部由台湾公共电视儿少频道(小公视 PTS XS)制作的儿童情境喜剧,改编自儿童文学作家王宇清的同名作品。该剧由李权洋执导、陈芳齐编剧,公共电视与小公视团队联合制作,主打以儿童为主体的叙事观点,探讨家庭关系社会互动自我认同议题[1]

事实速览 什么都没有杂货店, 类型 ...

第一季于2024年7月26日至31日在台北电影节首映并于8月24日起正式播出;第二季则从2025年8月30日起播出。剧情以传统杂货店“喜旺来商号”为主要背景,描述主角小杰因家庭因素搬到新环境后,描述都市少年小杰因父母工作繁忙,从台北搬到乡下与阿公同住,在杂货店中与其他孩子建立友谊的故事。官方形容该剧为儿童版《六人行》。[2]

Remove ads

剧情

故事围绕于小杰(谢以乐 饰),一位习惯都市生活的男孩,小杰因家长工作繁忙(或在大人不在身边的假期里),被迫从台北搬到乡下与阿公同住。抵达乡村后,他对于缺乏便利设施的环境感到排斥与困惑。他来到乡间唯一的“喜旺来商号”,是一家老派杂货店,杂货店里看似“什么都没有”,却意外成为孩子们的秘密基地[3]

小杰结识了被寄养的阿乐(邹暟沄 饰)、理性的大可(陈宁乐 饰)与活泼的小可(陈馨妃 饰)。这群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在杂货店中吵吵闹闹,在互动中从争吵、误会到理解与支持,学会了倾听与合作,并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而杂货店老板旺伯(朱约信 饰)是一位热情古怪的“摇滚嬉皮阿公”。在一次台风来袭中,杂货店成为临时避难所,也让他们重新理解“家”的意义[4][1]。全剧以“空”与“有”的对照作为主轴,借由孩子的行动与情感,展现成长中对归属感的追寻[5]

第二季延续第一季,角色年龄增长,面对更复杂的成长烦恼。小杰逐渐融入乡村生活,剧情引入新角色组成的“F4”团体,包括阿木(王圣豪 饰)、小诺(谢以诺 饰)、CoCo(林宸熙 饰)与Nana(林宸葳 饰),带来竞争与同侪压力主题。 [6]

Remove ads

制作

《什么都没有杂货店》由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制作,是小公视团队推出的首部原创儿童情境喜剧[3]。剧本由陈芳齐编写,导演李权洋执导,他擅长儿少戏剧题材,并表示公视注重儿少节目,该剧旨在量身打造给小朋友看的戏剧,尽可能增加儿童元素的互动与真实情感。[7]

李权洋透露,该剧灵感源于他童年时期的乡下生活经验,希望透过“最普通”的生活场景说出“最真实”的儿童情感;他初读原著时,被文字细腻的孩童观点吸引,像在阅读孩子的私密日记,但改编时发现直接照搬会显得冷静疏离,因此调整为强调孩子互动,并加入能引起儿童关注的元素[5]

制作单位选择新北市贡寮区作为主要取景地点,保留杂货店、灌溉沟渠与乡间小路等元素,以强化地方生活感;剧组拍摄时并未使用大量人工布景,而是改造一间实际营业中的乡村杂货店,并与当地居民合作参与群演,这种制作方式被评论界视为近年少见的“沉浸式儿童剧拍摄”[1][5]

拍摄前,剧组安排主要童星进行生活体验与方言训练,包括让孩子们在贡寮主景玩一天大地游戏并设计闯关流程,使他们打成一片,保留纯真的互动并熟悉彼此;导演在选角时注重缘分,例如胖球与斯拉姐妹档的试镜互动浑然天成,让她们成为大可与小可的不二人选。 朱约信(艺名朱头皮)在访谈中提到,演出旺伯让他重新思考长辈在社区中的角色,“杂货店是孩子与世界接触的第一扇门”,他并为剧集量身创作片头、片尾曲与插曲,包括即兴在现场作词作曲的片头曲,以及与小主角一同录音的片尾曲,增添活泼层次;朱约信表示,这几年杂货店逐渐消失,演出让他找回人间温暖[4]

导演李权洋在改编原著时,依据剧本顾问的建议,参考了澳洲情境喜剧Little Lunch英语Little Lunch (TV series)》等外国儿童剧的“伪纪录片访谈形式”,让角色能直接对镜头表达想法,以强调剧情聚焦于儿童的需求,而非单纯安排儿童行动。[8][9]

“台剧女神”曾莞婷客串演出阿乐的单亲妈妈(乐妈),她受剧本吸引而参与,以剧中剧形式再现经典八点档角色,并分享必须在一天内完成所有戏份,挑战是在第一次见面就要和剧中儿子产生亲密情感。[10][11][12]

Remove ads

剧集

更多信息 季数, 集数 ...

分集列表

第一季 (2024)

故事描述在大人不在身边的假期里,从台北搬到乡下的孩子小杰,被托付给阿公照顾。小杰来到阿公经营的老派杂货店“喜旺来商号”,并结识了同龄的伙伴:被寄养在杂货店的阿乐、知识宅姐姐大可,以及活泼调皮的妹妹小可。这群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们在杂货店中吵吵闹闹,成为了另类的家人。

更多信息 集数, 原始标题 ...
Remove ads

第二季 (2025)

2025年,小公视宣布开拍第二季,导演李权洋升任总导演,并加入新导演林亚佑及戴薇共同执导,以延续第一季的群像叙事结构并扩大角色关系。据官方资料,第二季将导入新角色并加入更多乡村节庆元素,探索“共同生活”的延伸主题[3]。制作方亦表示,节目将同步发展教育延伸教材,供国小教师使用于品格教育课程[13]

第二季故事承接第一季,随著角色年龄增长,面对的成长烦恼亦更复杂。剧情中,从台北搬来的小杰逐渐融入在地生活,与朋友们一同经历日常互动。[14]

第二季加入由四位新角色组成的“F4”团体,成员包括阿木(王圣豪)、小诺(谢以诺)、CoCo(林宸熙)与Nana(林宸葳)。新角色的登场改变了原有人际互动与节奏,剧情围绕角色间的竞争与自我认同展开。制作团队表示,四位主角与“F4”之间的互动象征角色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同侪压力。[15][16]

更多信息 集数, 原始标题 ...
Remove ads

演员与角色

主要角色以儿童群像为核心,成人角色则扮演支持与引导的角色。

  • 小杰(谢以乐 饰)——主角,来自都市的男孩。初期拒绝乡村生活,后逐渐被杂货店的温暖氛围改变。他的角色象征现代儿童在快速变迁社会中的适应与自我寻找[3]
  • 阿乐(邹暟沄 饰)——被寄养的孩子,对家庭议题敏感且成熟稳重,是情感连结的枢纽人物[1]
  • 乐妈(曾莞婷 饰)——阿乐的母亲,因工作繁忙将孩子托付给旺伯照顾。在剧中角色形象较为严厉,但现实中为友善的成人角色,与阿乐关系亲密。[2]
  • 大可(陈宁乐 饰)——理性且喜欢阅读的女孩。她擅长用逻辑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是孩子群体中的“智囊”[17]
  • 小可(陈馨妃 饰)——大可的妹妹,天真直率,常因冲动引发小风波,但也让团体学会包容[17]
  • 旺伯(朱约信 饰)——杂货店老板,小杰的阿公。外表严肃、内心柔软,象征长辈对于社区的守护力量[4]
  • 阿春嫂(曾莞婷 饰)——杂货店的常客与帮手,负责剧中的幽默元素,也是村里“消息网”[5]
  • 文哥(Ron Chang 饰)——送货司机,直率且热心,教导孩子实际的生活技能[3]
  • 方老师(方怡如 饰)——小学老师,温柔但原则明确,象征教育的支持力量[1]
  • 小芸(江芸怡 饰)——邻居女孩,童心的象征与故事中的“情绪观察者”[17]
Remove ads

评价

第一季在2024台北电影节首映时,即连续八日蝉联观众票选第一名。[18]多数评论认为该剧在儿童剧市场中具开创性,以情境喜剧结构呈现成长议题,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意涵[3][5]。朱约信的演出被认为“兼具父亲的严肃与阿公的温情”,成为剧中灵魂人物[4]

台湾国内教育界与文化评论者亦对本剧予以肯定。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传播学者指出,“本剧是近十年来最成熟的儿少情境喜剧之一”,并强调其“空间与群体互动”的叙事设计具教育价值[9]。评论指出,本剧与过去公视儿少节目不同,不以教育说教为主,而采用“儿童视角”进行叙事,让观众更容易与角色产生共鸣。[19]

评论家赞扬第二季在角色发展上更深入,探讨成长烦恼与自我认同,同时保留原有的教育价值,如勇气考验、面对恐惧与友谊修复等主题,让儿童观众在娱乐中学习。[20][21]然而,一些文化观察者指出,台湾儿童剧整体仍面临改编挑战,原著往往人文细腻且具深度,但需小心调整以吸引儿少观众,避免过度成人化或落入说教框架,这一问题在本土儿童文学改编中尤为突出。[9]

Remove ads

奖项

年度 颁奖典礼 奖项 结果
2025年 第60届金钟奖 迷你剧集/电视电影最具潜力新人奖 提名
戏剧类节目创新奖 获奖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