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代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代牧(拉丁语:vicarius)指代表人、副手或替代者;即为上级“以个人名义”行动的代牧人(类似“间接(vicarious)”的“二手”含义)。从语言学看,“vicar”与英语前缀“vice”同源,均表“副职”之意。在英国国教会中,该词亦指高阶神职人员。此头衔见于多种基督教教会体系,在罗马帝国中亦可作为行政职称或称谓修饰语。此外,神圣罗马帝国中皇帝的当地代表(如大公)可称“帝国代牧”。在中文里,“代牧”在不同语境中会被翻译成不同称呼。
天主教会
教宗拥有基督代牧(拉丁语:Vicarius Christi)头衔。[1]
在天主教会的教会法中,代牧指任何教会实体的代表。罗马人曾以此词称呼禁卫军长官的下属官员。早期基督教会中,主教同样设有代牧,如执事长与首席司铎,以及乡村司铎(即助理司铎),其负责主教座堂城市以外的灵魂牧养。罗马天主教代牧职位的演变概述于《天主教百科全书》(1908)。[2]
代牧依职责不同有多种头衔:
代牧以教区主教代牧人身份行使权力。多数代牧拥有正权,意味其权力源于法定职务而非特别授权:
- 总代牧、主教代牧与司法代牧具代牧正权:分别依法行使主教部分权力(司法代牧行使司法权,其馀行使行政权)。
- 分区代牧(亦称首席司铎或主任司铎):受主教委托,在辖区(称“分区代牧区”或总铎区)行使领导职责。
- 堂区代牧(parochial vicar):协助堂区主任司铎(拉丁语:parochus)管理堂区的司铎,以主任代牧人身份履行职务。
- 部分教宗特使称“宗座代牧”。
- 在“便利教堂”(非堂区主教堂)服务的司铎可称代牧。非驻堂咏祷司铎亦衍生“咏祷代牧”,于司铎缺席时代守职位(参见主教座堂条目)。
在主业会中,地区代牧指负责整个国家或区域(如法国、美国)的神职人员。
宗教团体中,代牧为团体第二领导人,仅次于总会长,可管理个别团体、隐修院或更广辖区(如省代牧)。此职可由团体任何成员(神职或平信徒)担任。
Remove ads
东正教会
俄罗斯正教会及部分承袭俄罗斯传统的非希腊系东正教会中,“代牧主教”(俄语:викарий)等同于圣公宗的辅理主教或拉丁礼天主教会的辅理主教。代牧主教头衔通常包含所属教区的名誉教区(常为辖区内小镇)及隶属教区名称,例如:“斯摩棱斯克教区代牧主教、维亚济马主教伊格纳季阁下”中,维亚济马为斯摩棱斯克教区内城镇。通常仅大型教区设代牧主教,且可能不止一位。俄罗斯正教代牧主教一般无独立管辖权(即使在其名誉教区),须服从教区主教;特殊情况下(如避免管辖重叠)可能实际管辖部分区域。
其他东正教会则用“乡村主教”替代“代牧主教”。
圣公宗
圣公宗中,代牧被称为“教区牧师”(vicar),为一类堂区司铎。历史上,英国国教会堂区司铎分为:教区牧师、堂区长与常任助理司铎。教会及神职由十一税支持——类似地方税(传统上为产出十分之一)。大致区别为:堂区长直接收取大小十一税;教区牧师仅收小十一税(大十一税归平信徒);年迈或体弱的常任助理司铎无权收税,仅领微薄薪俸(有时由教区支付)。如今堂区长与教区牧师职责实质相同,头衔差异仅反映历史渊源。
美国圣公会中,“教区牧师”与“助理司铎”未被全国教规正式承认,但部分教区法规定义:传道区负责司铎称“教区牧师”;“助理司铎”用于副手,职责类同英国制度。

代牧宅邸(vicarage)是教会提供给神职人员的住所,通常毗邻教堂。其建筑风格各异,或精致或简朴。这些宅邸源自中世纪,历经重建与现代化。20世纪后半叶,多数大型代牧宅邸被更简约现代的住宅取代。[3]
信义宗用法
在美国福音信义会、密苏里信义会、加拿大信义会及威斯康辛福音信义会中,代牧指按立牧职候选人,于神学院第三年(或延至第四年)在代牧区实习(称“代牧期”)。通常实习结束后,候选人返校完成最后学年,待获派职后按立为牧师,负责圣道与圣礼。信义宗代牧职能类似圣公宗与天主教会的过渡执事,但信义宗代牧未受按立。南非福音信义会中,完成神学训练待按立者,由教区议会派至堂区期间亦称代牧。
德国信义宗称“Vikar”;瑞典信义会称“kyrkoherde”(教会牧者),此头衔更近“堂区长”。
文学作品
奥利弗·高史密斯小说《韦克菲尔德的代牧》(1766)与奥诺雷·德·巴尔札克《图尔的本堂神甫》(1832)描绘18-19世纪代牧的贫困处境。安东尼·特罗洛普《巴塞特郡纪事》呈现神职人员经济差异,《弗兰利教区》(第十四章)对此有专述。18世纪讽刺民谣《布雷的代牧》揭露代牧为保职位而改变立场(无论指伯克郡布雷或威克洛郡布雷)。“亚尔斯代牧”常指圣若望·维雅内,此法国堂区司铎因虔敬简朴获封圣。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