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仰山慧寂
中國唐朝僧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仰山慧寂(807年—883年),俗姓叶,谥号智通禅师,韶州浈阳县(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人,唐代禅宗比丘,师事沩山灵祐禅师,为沩仰宗的开创者。
生平
慧寂禅师自幼有出家之志,十七岁时,决心出家,自断两指明志。曾经参谒耽源应真禅师,后入沩山灵祐大师门下,担任他的侍者。 慧寂随侍灵祐禅师十馀年,在沩山灵祐禅师圆寂之前多年,慧寂离开了沩山,行脚参谒了诸名山大德,后在湖南郴州遭遇“会昌法难”(即唐武宗灭佛)之际,潜身至江西宜春仰山集云峰,于荒无人烟处扎一茅寮,垦地耕种且自足,直至唐宣宗即位之后,慧寂禅师于此创建了栖隐寺,聚徒讲学授法。[1]
唐僖宗时,迁往大仰山(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一脉, 现江西宜春境内),大振沩山宗风,被称为仰山小释迦。曾住持江西观音院,后又迁往韶州东平山。弘扬佛法度化无数,[2] 朝廷赐与紫衣,赐号“澄虚大师”。
中和三年(883年)示寂,世寿七十七。遗偈曰:“年满七十七,老去是今日。任性自浮沉,两手攀屈膝。”言讫。以两手抱膝而终。仰山禅师圆寂后,由南塔光涌禅师(仰山弟子)迁灵骨归仰山,塔于集云峰下;谥智通禅师妙光之塔。因居仰山,故世称仰山慧寂;又禅师时以手势示悟行者,人称仰山门风。[3]
Remove ads
师承
弟子
主要著作
- 《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