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易司马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易司马仪
Remove ads

易司马仪(阿拉伯语:إِسْمَاعِيْل),或称易斯马仪伊斯梅尔司马义,基督教译作以实玛利,是伊斯兰教先知,,是易卜拉欣(亚伯拉罕)与夏甲(哈哲尔)所生的儿子、以撒的同父异母兄弟。易司马仪享寿一百三十七岁,气绝而死,归到他列祖(原文是本民)那里。易司马仪生了十二个儿子,其中三人由不同的母亲所生。后来,十二个儿子都出生后他就隐居山洞了[1] [2]。易司马仪的儿子尼拜约是阿拉伯阿德南人的祖先。他的后裔也包括了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

Thumb
阿拉伯书法书写的易司马仪之名

由于《古兰经》并没有提到易布拉欣到底是献祭了易司马仪还是易斯哈格(以撒),因而产生被献祭者究竟是谁得争论。然而大多伊斯兰宗教学者都并未太重视此一问题,而出自对先知穆罕默德的重视大多穆斯林也一致认为被牺牲者是易司马仪。[3]

生平

在伊斯兰信仰里,易卜拉欣向真主祈求一个儿子(isma在阿拉伯语里是“听”,即回应祈祷之意。ell派生自希伯来语的el,意思是上帝)。真主赐给易卜拉欣一个儿子,但后来为了试验他对主的信心而命令他献祭儿子。不过正当易卜拉欣挥刀之际,真主及时阻止了他。真主赞赏他的忠诚,赐给一头公羊取代献祭的儿子。此事件演变成穆斯林的习俗,在宰牲节向真主献上各类家畜,如绵羊、山羊、母牛或骆驼。

《古兰经》里的易司马仪

《古兰经》对易司马仪的评价颇高。他以拜功和天课命令他的家属,为真主所喜悦。(古兰经 19:55)

《古兰经》同时提及易司马仪、艾勒·叶赛(以利沙)、优努斯(约拿)和鲁特(罗得)。他们都是正义之士(6:86;38:48)

易卜拉欣与易司马仪共同建造了克尔白(2:127)。麦加人以及穆罕默德时代的大部分阿拉伯人相信易司马仪在麦加定居下来,并与易卜拉欣建造了自古以来即受人们崇敬的克尔白。

易卜拉欣与妻子撒拉哈哲尔两人在伊斯兰传统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易卜拉欣与夏甲生了易司马仪,撒拉却不孕。之后在真主的应许下,年老的撒拉生下了易斯哈格(以撒)。后来真主命令易卜拉欣将夏甲和易司马仪母子送到沙漠,他们会受到真主的保护。《古兰经》特别看重夏甲和她的儿子,阿拉伯人认为他们的血脉透过他们而与易卜拉欣有血缘关系。在每年的朝觐活动里,朝觐者重温夏甲当年绝望的处境,进行在萨法山和玛尔瓦山之间来回奔跑七次的仪式。她为了襁褓中的儿子寻找水源,在两山之间来回奔走七次。后来她自渗渗泉获得水源,穆斯林相信渗渗泉当时奇迹似地从易司马仪的脚下冒出来。《布哈里圣训》收录完整的寻水故事[4]

Remove ads

其他

《古兰经》强调两次,易卜拉欣、易司马仪、易斯哈格、叶尔孤白(雅各)和其他部落所获得的启示并无不同,穆萨(摩西)和尔撒(耶稣)、其他先知所获得的启示也毫无二致(2:136;3:84)

另一处《古兰经》提及易司马仪的经文是说真主启示他的方式与其他的先知是一样的,例如努哈(挪亚)、易卜拉欣、易斯哈格、叶尔孤白以及其他部落,尔撒、安优卜(约伯)、优努斯(约拿)、哈伦(亚伦)以及苏莱曼(所罗门)。根据《古兰经》,真主启示达伍德(大卫)《诗篇》(《宰逋尔》)(4:163)

参考文献

参阅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