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刚(梵语:वज्र,Vajra;巴利语:Vajra;藏语:རྡོ་རྗེ།,威利转写:Dorje),汉语音译为嚩日罗(或啰)、伐折罗(或啰)、伐阇罗(或啰)、伐折啰、跋折啰等,藏语音译为多杰(Dorje)、班杂(Benza),是一种传奇的仪式用具,象征著钻石(不可毁灭)和雷电.(不可抗拒的力量)的特性。它也被称为“仪式武器”。在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中,法铃和金刚都作为象征和仪式用具一起使用。[1][2]



金刚是一种圆形、对称的金属权杖,两端各有带棱线的球状杵头。其棱线有时会在顶端汇聚成一个球形的尖顶,有时则分开并收束成尖锐的杵刃。金刚被视为与法铃不可分离,两者在佛具店中也仅以成套方式出售。法铃同样以金属制成,具有带棱线的球状杵头,并刻绘有达度毘湿伐梨(Dhatviśvarī)的面容——她是一位女佛,同时也是阿閦佛的明妃。[1]
金刚也被认为是因陀罗的武器——祂是《吠陀》传统中提婆与天界.之王。在印度教、佛教与耆那教等达摩宗教中,金刚被象征性地使用,常用以代表坚定的精神与灵性的力量。
根据印度神话,金刚被认为是宇宙中最强大的武器之一。[3]
金刚已加入到Unicode中,编码为࿇(U+0FC7)。
Remove ads
词源
根据阿斯科·帕尔波拉的研究,梵语vajra-(वज्र-)及其阿维斯陀语同源词vazra- 可能最终源自原始印欧语词根 *weg'-,意为‘变得强大’。与之相关的原始西乌拉语*vaśara(意为“斧、锤杖”,后来引申为“锤子”;由此衍生出乌孔瓦萨拉,即“乌科之锤”)被认为是来自原始印度雅利安语*vaj'ra-的早期外来语,而非来自原始伊朗语。帕尔波拉与卡佩兰指出,其硬腭化的咝音与原始伊朗语中发生的去软颚化规律不符,因此排除了源自原始伊朗语的可能性。[4][5]
印度教
金刚乘
在印度文化中
参见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