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是关于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关系的第一部著作,作者顾长声。以传教士东来的梗概作序曲,系统地记述了自鸦片战争讫1949年,传教士在中国活动的全过程。在铺叙众多传教士和历史的同时,对几个有代表性的传教士、教案、教会学校和广学会那样的出版机构,着重作了介绍和分析。
作者
顾长声,1919年生,中国大陆基督教史研究专家,历史学家。
涵盖年代
主题思想
顾认为:传教士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章节
以1981年版本为例:
- 序言
- 第一章 传教士的东来
- 第二章 大炮在天朝呼啸
- 第三章 “洋兄弟”与中国起义者之间
- 第四章 传教团体的组织和活动
- 第五章 教案――谁是被告?
- 第六章 “广西国之学于中国”
- 第七章 在脱去道袍之后
- 第八章 传教士开办洋学堂
- 第九章 “为基督征服世界”
- 第十章 教会慈善事业
- 第十一章 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
- 第十二章 应付中国民族觉醒的新措施
- 第十三章 教会学校的新口号
- 第十四章 传教士与抗日战争
- 第十五章 战后三部曲
主要人物
版本
1981年第一版;1991年第二版,增加了“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圣经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两章;2004年第三版,增加了一章,即“传教士对中国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2013年第四版。
荣誉
史料失误
顾长声称鸦片战争之前传教士一直在发出战争叫嚣,裨治文编辑的《中国丛报》鼓吹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煽动使用武力以叩开中国的大门。顾在第一章写道:“1835年初,《中国丛报》上就公然发出了战争叫嚣:‘当为了取得公正,提供保护和维护一个国家的国格而有必要使用武力时,这样一种手段永远不会受到谴责。……根据中华帝国目前的态度,如不使用武力,就没有一个政府可与之保持体面的交往。’”[2]
但顾的翻译显然是断章取义,忽略了上下文。原文的主题是关于“英国与中国关系”,是在评述一个署名为“商人”(An American Merchant)的文章。裨治文说:“我们的作者(指那商人)提及了另外一个措施,是他暗示的,而不是公开声明的,就是诉诸武力,从而让中国政府让步。我们也要像其他人一样提及这个措施,但我们是为了不失时机地否定此措施。……对抗只会让目前友好的中国人变成敌人。……如果这个美国商人所说的诉诸武力,意思是向中国宣战,入侵和征服中国,那我们与他一样,都是否定这个做法的。……我们的作者否定诉诸武力,我们也一样。但为了取得公正,提供保护,和维护一个国家的国格而有必要使用武力时,该作者或我们都不会谴责这样的手段。根据中华帝国目前的态度,如不使用武力,就没有一个政府可与之保持体面的交往,并实现如该作者所说的目标,即公正、保护、国格的维护。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该作者没有十分明确地说明。”[3]
后来,裨治文在《中国丛报》(1835-1836)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约瑟夫•汤普森写的一本书。该书谈到了英国与中国交战的可能性,“英国政府和人民至今还没有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通过不得已的下策——战争来迫使中国接受欧洲人贸易来往的理念。”裨治文讽刺道:“大不列颠是很富有,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炫耀自己的强大武力。十九世纪的人认为,如果我们是富有的,我们就有权发动战争。其他的都是欺人之词,爱心、慈善都只适合乌托邦社会,而在今天的社会,倚强凌弱的理论是很好的。”[4]
在《中国丛报》(1836-1837),裨治文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的军事力量是很弱的,之前被高估了。如果外国击打它一次,它就会崩溃。中国的秘密会社,一直想着驱赶鞑靼人,将来应该会成功。”但接着他说:“反对战争,正如我们一直以来申明的,是我们的原则,所以我们不希望西方任何一个文明国家将可怕的战事带给中国[5]。但是我们强烈地认为,那些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应该与中国进行诸多方面的交涉。美国已经向交趾支那和暹罗派遣了公使,我们也真诚地希望美国向中国派遣公使。与中国交涉,很可能会阻止天朝上国的统治者们的傲慢态度一直发展下去,从而能避免灾难临到他们头上。如果不与中国缔结商业条约,从而保护和约束外国与中国各自百姓的行为,那么灾难终究会来到。如果什么也不做,直等到双方由于误解而发生了凶杀性的争吵,这难道是智慧的做法吗?”[6] 由此可见,《中国丛报》并没有像顾长声所说的在鸦片战争前一直鼓吹向中国开战。
顾长声在第二章提及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袭击,然后签订了《天津条约》。之后他插入了英国传教士杨格非写的一段话,让人误以为杨是在怂恿外国人占领中国领土:“这个国家事实上已经落入我们的手中,一切早已在中国的传教士和各自国内的差会,如果他们不去占领这块土地,不在十八个省的每一个中心取得永久立足的地方,那将是有罪的(原文是“有错的”)。”[7] 其实,杨格非所指的是在中国传教,在每个省都派驻传教士,而不是占领中国领土。
此外,《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也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很多处的观点没有史料支持。比如,顾长声说,英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占领浙江舟山期间,郭实腊曾指使英军对当地老百姓施行残酷的屠杀。但是此处没有任何史料为凭。相反,清末的《定海厅志》、民国的《定海县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鸦片战争档案史料》均未记载郭实腊屠杀当地百姓的行为。再比如,顾说“传教士的目标是要中国变为某一外国或数个外国的殖民地”(2013版,137页),但是也没有给出任何史料来源。顾又说传教士开办学校“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阴暗、颓废的东西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带了进来”,也没有史料来源。
Remove ads
参看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