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体液平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体液平衡(英语:Fluid balance)是维持机体体内稳态的一个机制,涵盖了水分与各种溶质(主要是电解质)的总体量、分布和浓度的稳态。人体总水量约占体重的50%~60%,其中细胞内液占三分之二,细胞外液占三分之一,后者又分为血浆和组织液。体液平衡对细胞代谢、血流动力学、体温调节以及酸碱平衡均具有作用,其调节网络横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肾脏等多个环节,任何一环失衡都可能引发脱水、水肿、电解质失衡等临床问题。
调节机制
主要内容
水盐平衡最直接地反映机体对水分与电解质(如钠、钾、氯)的摄入与排出调控。饮水和食物提供水分及这些离子,进入血浆后在肾小球滤过,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进行大部分重吸收。[1]进入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的原尿则在抗利尿激素(ADH)和醛固酮的作用下进行微调,分别增加水和钠的重吸收。下丘脑中枢通过渗透压感受器和容积感受器监测血浆渗透压与血容量[2],当渗透压升高或血容量降低时刺激ADH释放并激活口渴中枢,引发饮水;同时,RAAS增强钠重吸收并促进血管收缩,而当血容量过高时,心房钠尿肽(ANP)会抑制ADH和醛固酮、增加钠水排泄。
人类的体液pH通常维持在7.35~7.45之间,以保障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3]血液中以碳酸氢盐缓冲对(H₂CO₃/HCO₃⁻)为主,通过可逆反应迅速中和酸碱负荷;细胞内还依赖蛋白质和磷酸盐缓冲系统。呼吸系统通过改变通气量调节血液中CO₂水平,可在数分钟内改变pH;肾脏则通过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H⁺、重吸收HCO₃⁻,并产生铵根离子以促进酸性排泄,在数小时至数天内纠正酸碱偏差[4][5]。
渗透压决定水分在细胞内外的分布,正常血浆渗透压约275~295 mOsm/kg,由钠、葡萄糖和尿素浓度主导。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检测微小波动,当渗透压升高时立即促进ADH分泌并激活口渴中枢,增强肾集合管水重吸收与饮水行为,使渗透压回归;当渗透压降低时,ADH分泌受抑制,尿量增加以排出过量水分。[6]
体液在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区室及其下属隔室中的相对比例和绝对容量直接影响心排出量、血压和组织灌注。血浆与组织间液通过毛细血管壁的静水压与胶体渗透压平衡进行微量交换,血浆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防止过度液体外渗。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